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下要求。 材料一 1978年,四川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确定企...

阅读材料,完下要求。

材料一  1978年,四川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确定企业在增收的基础上可以提取一些利润留成。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使企业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国有企业改革转向实行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的“两权分离”。1986年,国务院提出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给经营者以充分的经管自主权。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1994年开始试点。到2005年底,52.7%的国家业改制为多元股东的股份制企业,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超过80%。1997年,中共中央提出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的任务,国有经济主要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开始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逐步退出,国有企业量多面广和分散的状况开始得到改变。

——编自陈清泰主编《重塑企业制度:30年企业制度变迁》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进“滞胀”时期。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采纳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开始了以国有企业私有化为核心内容的改革。英国政府分阶段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实施了私有化改革。在企业层面的主要措施是,通过企业公开上市、整体出售给私人企业、职工内部持股等方式,分批出售国有企业的股票,减少政府对企业的控制,从政策层面上看,政府通过放松对企业的各种管制,辅之以减税成策,力争给企业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鼓励企业自由竞争,之后,撒切尔对处于自然垄断和公用事业行业的国企,以及亏损严重国有企业进行了私有化的改革,通过私有化的改革,英国的国有企业数量锐减,国有经济大规模收缩,国有经济占英国GDP比重降至6%。

——摘编自赵世萍《美国、英国国有企业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国企改革的主要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进行国企改革的背景,并简要说明英国的国企改革与中国的不同之处。

 

(1)主要趋势:改革范围:从个别试点到全面展开。企业地位:国企的独立性逐渐增强。所有制:从国有独资向股权多元化转变。经营形式:从工厂承包制向现代企业经营模式转变。企业布局:从全方位覆盖转为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2)背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过多;国企众多,生产效率低下;滞胀危机,经济增长缓慢;供给学派(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提出。不同之处:通过出售的方式减少国企数量;私有化程度高;是对原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局部调整。 【解析】 (1)趋势:根据材料一中“四川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 使企业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给经营者以充分的经管自主权”,“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经济主要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开始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逐步退出,国有企业量多面广和分散的状况开始得到改变”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范围、企业地位、所有制、经营形式、企业布局等方面,分析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国企改革的主要趋势。 (2)背景:根据材料二中“英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进‘滞胀’时期”,“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采纳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开始了以国有企业私有化为核心内容的改革。英国政府分阶段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实施了私有化改革”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背景包括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过多;国企众多,生产效率低下;滞胀危机,经济增长缓慢;供给学派(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提出等。不同之处:根据材料二中 “通过企业公开上市、整体出售给私人企业、职工内部持股等方式,分批出售国有企业的股票,减少政府对企业的控制,从政策层面上看,政府通过放松对企业的各种管制,辅之以减税成策,力争给企业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鼓励企业自由竞争”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具体措施、改革结果到改革本质等方面,说明英国的国企改革与中国的主要不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人心目中,“礼”是“准则法”,是法律规范的根本原则或灵魂,法律应该符合道德。法律与道德在运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问题主要是指当法律和道德发生冲突时的取舍问题:是严守法律而违逆道德?还是严依道德而修正法律?自汉唐始便以法律的让步来解决,屈法律而全道德,使体现宗法伦理关系的“礼”基本上法律化了。法律规范同时要执行道德的职能,法律公然规定了“亲亲得相首匿”的制度,公然破坏了自己的尊严而开方便之门。

——摘编自许世英等《中国古代法制中的法律与道德》

材料二  西方国家的开庭富有浓厚的宗教仪式的色彩。法官高居法庭正中,身着黑色法官袍,头戴披肩的假发,宛如教堂壁画里传教布道的上帝。法庭的布置,严格的出场顺序,尊敬的辞令,手按《圣经》念出发自肺腑的誓言。像宗教仪式一样被戏剧化了的法律的各种仪式会唤起人们对法律的忠诚本质。在西方法律制度中,正如在西方宗教制度中一样,延续的历史意识相对较强,以致剧变也被有意识地解释成为保存和贯彻过去的观念、原则所必须的。法律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是已经被权威者载入成文法的各项条款,或是前任法官在类似的情况下所作的判决,以及其他的权威渊源。《摩西十诚》中禁止杀人、通奸、偷窃、作伪证和欺诈等戒条成为建立各个法律部门的基础。这是法律的宗教性的重要体现。

——摘编自张冉《试论宗教对西方法律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种法制理论。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宗教伦理对西方法律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他的小说形式别具一格、情节浪漫离奇、人物怪诞多样、思想深遼缈远,而小说中所表现的独到的审美理想、乌托邦式的社会主义理想以及一反传统的理想人物,……一直到21世纪的今天依然魅力无穷,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该作家的代表作是

A.《十日谈》 B.《巴黎圣母院》 C.《人间喜剧》 D.《百年孤独》

 

查看答案

1970—1985年,苏联同西方的贸易额共增长了7.1倍,年增长15%左右;同时,美国对苏联的出口从1972年的5.6亿美元猛升至1979年的38亿美元。这一变化表明

A.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瓦解 B.东西方冷战逐渐走出阴影

C.苏美经济都在深刻调整中 D.国际形势趋向平稳与缓和

 

查看答案

苏俄时期,有些“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措施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战争破坏的严重后果。这种情况促使当时的苏俄政府

A.允许小私有经济存在 B.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

C.加快工业化建设进程 D.提前完成农业集体化

 

查看答案

1945年4月,美驻苏大使哈里曼认为,苏联同时执行两个政策,一个是“与美、英合作的政策”,一个是“对邻国扩展苏联控制的政策”。他还认为,战后苏联重建需要美国,因而美国在重要问题上可以坚持,而不致碰到严重的危险。在此,哈里曼

A. 强调美苏意识形态的差异较大

B. 意在加强美苏之间的合作关系

C. 希望美国对苏联进行适度遏制

D. 说明美苏关系走向破裂的边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