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武昌起义前后,清朝地方督抚出身统计表 项目 类别 正途(进士、举人等) 异途(监...

武昌起义前后,清朝地方督抚出身统计表

项目      类别

正途(进士、举人等)

异途(监生、行伍等)

新途(新式学生)

武昌起义前在职督抚

79.2%

20.8%

0

武昌起义后新任督抚

2%

5%

26.3%

 

据表,清朝地方督抚出身的变化(  )

A.说明科举制出现重大变革 B.极大地刺激了资产阶级参政热情

C.有利于地方军阀控制政局 D.是当局政府面对危机的应急反应

 

D 【解析】 据表可知武昌起义前后地方督抚出身出现变化:正途骤降,异途和新途上升,尤其是新途(新式学生)由0增长到26.3%,这说明清政府面对统治危机,不得不被动作出应对,故选D项;科举制早在1905就已被废除,排除A项;督抚出身涉及进士、举人、监生、行伍和新式学生,看不出资产阶级,排除B项;武昌起义前后清朝地方督抚出身变化表,从表中我们得不出有利于地方军阀控制政局的结论,排除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一材料本质上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 近代国家的主权意识模糊

B. 推行灵活务实外交原则

C. 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D. 认为税率不高可以接受

 

查看答案

梁启超指出:“科举制构成帝制中国的内在结构性动力,它沟通了官民阶层。数世白身者,一登龙虎榜,就可能出将入相;而官宦子弟,不解经书,无缘科场,则可能沦为平民。”这说明科举制的意义在于

A.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B.打击了门阀世族集团

C.形成了社会向学风气 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

 

查看答案

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内阁成为清代各衙门处理行政事务的缩影,从中可以体现清代

①衙门处理行政事务时有章可循

②地方政治自主性受到压抑

③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更为明显

④官员处理政务时拘泥规制

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

 

年代

省数

道、路数

州数

郡(府、国)数

县(侯国)数

秦始皇二十六年

36

不详

西汉平帝(1—5年)

13

103

1578

东汉顺帝(126—144年)

13

105

1180

隋大业五年(609年)

190

1255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15道

328

1573

宋宣和四年(1122年)

26路

288

1234

元朝

12省

183路

97

1425

 

 

上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

A.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的负担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

C.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

D.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

 

查看答案

在唐代,中书省或由皇帝处领旨,或将宰相议决之事,交其属下中书舍人起草诏令。中书舍人在制作诏令过程中,可互相商量,并允许“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五花判事”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旨在避免决策失误

C.加大了分化相权力度

D.推进监察制度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