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汉代画像石《周公辅佐成王图》。几个同学就这幅图的历史内涵进行了推测,其中推论与历史事实基本吻合的是
A.图中诸侯四方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B.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图中成王厉行分封,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到了严格履行
D.图中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政治权力之间的主要纽带
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宗法等级序列应该是--------
A. 周王——卿——诸侯——士
B.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C. 周王——诸侯——士——大夫
D. 周王——大夫——士——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2年2月17日,尼克松总统和夫人乘飞机离开华盛顿前往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访问。在离开白宫前,尼克松发言称:“这将是一次谋求和平的旅行。当然我们并不幻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之间二十年的敌对情绪将会由于我们将到那里进行的一周会谈而完全消除。”他说:“当我们瞻望将来的时候,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美国政府之间存在巨大分歧。但是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找某种办法使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致成为战争中的敌人。”
——摘编自《尼克松访华时的几个细节》
材料二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整理自《基辛格谈中美关系:中美不合作世界会分裂》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访华所体现出的外交特色。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为使中美两国“不致成为战争中的敌人”而作出的努力及其对中国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编
材料二 修改后的宪法草案,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 30 次会议通过,1954年6月14 日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参加讨论者有 1.5 亿人,提出 118 万多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再次修改,9 月 9 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 34 次会议讨论通过,然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9月20日出席会议的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正式诞生。
——摘自朱健华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末》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行宪法公布施行 30 年来,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现行宪法序言明确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宪法确定一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还提出要发展包括协商民主和基层民主在内的民主形式。”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制定两部法律文件的权力机关及两部法律各自的性质。
(2)指出材料一条文所体现的政治体制构建原则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所体现的原则,以及材料二中宪法所体现的两大原则。
(3)指出材料三中现行宪法通过的时间。综合上述材料,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三部法律在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1919年和1949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后),孙中山和中国革命者的第一个目的,就是摆脱自从 1842年把中国捆绑在外国利益集团上的“条约体系”。在这一方面,巴黎和会是令人失望的。1919 年 5月 4 日,在巴黎和会期间,中国发生了学生和工人的旨在反对列强的大规模示威游行。
——摘自(美)R.R.帕尔默著的《世界现代史》(下)(1870 年起)
材料二 社会主义这一微弱的支流在东方社会中发展壮大首先得益于一战及一战后东方国家普遍崛起的民族主义意识的觉醒。……十月革命促使马列主义在东方国家的威望空前增长,促使东方国家的先进人物接受这一思想。马列主义的传播也导致中国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和共产党组织。
——摘自马克壵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大事记——1949 年(部分)
——据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整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1842 年把中国捆绑在外国利益集团上的‘条约体系’”的名称,并指出之所以说“巴黎和会是令人失望的”理由。用一句话归纳1919年在中国发生的“大规模示威游行”的性质,并列举一个“口号”证明其性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表现。
(3)任选材料三中三件大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为新中国成立所创造的条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若论汉、唐宋诸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其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汉代)皇帝只有一个笼统的尚书处,只有一个书房最先的尚书也仅有四人,而宰相府下就有十三个机关可见汉代-切实际事权,照法理,该在相府不在皇宣。……(磨代与宋代)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机关所承认。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百官也可以经常通过谏诤、反复上“封事”、一层层政务程序等制度化的合理手段,抑制皇帝的独断专行……国家行政权力体系对于皇帝专权的这种抑制,当然必定要引起皇权的反抑制。但是从根本上说,皇权的反抑制不能靠皇帝个人的无法无天、滥施淫威等制度化手段来实现,因为这不仅效力有限,而且不具备制度上的合法性。
——王毅(中国主权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举例说明“汉唐诸代不能说是一切由皇帝专制”的合理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皇帝通过什么方式实行“反抑制”?
(3)依据上述材料,明清君主专制的发展程度如何?带来了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