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宋太祖设置通判。古代帝王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 A. 分割地方...

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宋太祖设置通判。古代帝王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

A. 分割地方权利

B. 监督监察地方

C. 发挥文官作用

D. 掌控官吏任免

 

B 【解析】 刺史主要监察地方高官和王侯,宋太祖设置通判也是监察地方官员,二者目的都是监察地方,B正确;材料中目的是监察,不是分割地方官权力,A错误;刺史并不是发挥文官的作用,C错误;材料说的是监察制度,不是掌控官吏任免,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统治者强化君主专制的一种方式是通过选用一些亲信组成新的机构以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以下机构的设置能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A.枢密院、中书省、军机处

B.中朝、三司、尚书省

C.中书门下、枢密院、内阁

D.中朝、内阁,军机处

 

查看答案

“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与材料相符的观点是

A.削弱相权

B.中央集权

C.君主专制

D.重农抑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诞生起人类历史就开创了“世界历史”的观点,清楚地表明经济全球化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从16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时代,至今已经经历了500余年。在此期间,市场经济不断向全球扩张,从而启动并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战后以来,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在科技革命和信息经济的推动下,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经济全球化业已发展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摘编自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研究基础》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是在南北差距甚大,南北冲突尖锐的条件下形成的。尽管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等一系列方面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囿于经济实力薄弱、综合国力不强,在国际事务中无足轻重,所以它们往往成为经济全球化代价的主要承担者。在世界市场的全面竞争中,由于资源、劳动力等传统因素作用相对下降,科学技术作用增大,发展中国家处于更加无力的地位,其必然结果是导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加大。

—摘编自邵培仁、陈兵《经济全球化利利弊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盂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述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是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说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摘编自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摘编自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学者是如何改造孔孟的儒家思想的?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的时代气息。

 

查看答案

“它凝聚着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对时代特征的正确把握,对‘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么样建设党’这一关系我们党、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的深刻思索。它是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宣言。”材料中的“它”应该是

A. 邓小平理论

B. 科学发展观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