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5...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50年前,整个旧大陆网络中的两条巨大的主干道最为突出。第一条从中国 北部到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地区。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从汉朝和罗马时代开始,不时输 送伊斯兰教、佛教和基督教,棉花、瓜类、樱桃和葡萄,枪炮、火药和马镫。第二条主 干线在某种程度上与第一条交通线形成了竞争,它从中国南部的众多港口启程,经由东 南亚的海岛,绕过马来半岛,伸入印度洋地区,最后抵达波斯湾和红海各个港口。中国 瓷器被运往东非,西班牙白银被运进中国的金库,威尼斯达官显贵们穿上了中国的丝绸, 而印度王公则挥霍着来自西非的黄金。

——编自(美)麦克尼尔主编的《全球史(从史前到21世纪的人类网络)》

材料二大约1500年后,世界各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从而把人们带入了世界近代 历史的早期阶段。这一阶段,几方面的全球化进程涉及世界各地的人们,影响着他们的 社会发展。一方面是动物、植物、疾病以及人群跨过大洋来到新的土地上,极大地影响 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已有的社会;另一方面是商人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创立了真正的世界 经济体系,农产品、手工业品以及其他各种商品都可以到达遥远的异地市场。此外,还 有印刷术和火药在全世界传播开来,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世界上的广大地区赢得了越来 越多的皈依者。

——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著的《新全球史(1000-1800年)》

材料三1866年,一位见证了人类以电报为基础的“连接时代”降临的诗人,在他的 一首诗中写道:“跨过浩瀚渊深的海洋,两个强国握紧了宽大的手掌。人类还会出现更 好的时光,世界正朝着新的希望。高山再也不能像往昔一样,把彼此分隔在两旁;人 类的心已经连在一起,再也不用隔海眺望。……”自此,世界性的通信网络将人类居住的地球、所有的人口和生态系统连为一体。

——摘自(美)麦克尼尔主编的《全球史(从史前到21世纪的人类网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旧大陆网络中的两条巨大的主干道”的名称, 并从文明交流互鉴的角度简析“两条巨大的主干道”开通的历史意义。

(2)指出材料二提及的“把人们带入了世界近代历史的早期阶段”的历史事件,并依 据材料二概括这一事件对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和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3)材料三诗人描写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取得的哪项科技成果?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此类科技创新在推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

 

(1)名称:陆上“丝绸之路”(或“丝路”)、海上“丝绸之路”(或“瓷路”)。 意义:促进了不同地区、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不同地区、国家文明的内涵; 推动了亚洲及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 (2)事件:新航路开辟。影响:促进了人口、物种等的全球交流和环境的变 化;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经济贸易体系开始形成;印刷术、火药等技术在全世界传播开来;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文化传统的传播范围扩大。 (3)成果:大西洋海底电缆铺设成功(或有线电报)。作用:加速了商业信息 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空间距离缩小,联系大为便利;世界各地和生产、流通和消费 紧紧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解析】 (1)“名称”,根据材料一信息“第一条从中国北部到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地区……第二条主干线……从中国南部的众多港口启程,经由东 南亚的海岛,绕过马来半岛,伸入印度洋地区,最后抵达波斯湾和红海各个港口”得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意义”依据材料信息“从汉朝和罗马时代开始,不时输送伊斯兰教、佛教和基督教,棉花、瓜类、樱桃和葡萄,枪炮、火药和马镫”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促进了不同地区、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不同地区、国家文明的内涵;推动了亚洲及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等角度分析。 (2)“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二信息“大约1500年后,世界各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从而把人们带入了世界近代 历史的早期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新航路开辟。“重要影响”,依据材料二信息“一方面是动物、植物、疾病以及人群跨过大洋来到新的土地上,极大地影响 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已有的社会”得出:促进了人口、物种等的全球交流和环境的变化;由材料信息“另一方面是商人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创立了真正的世界经济体系,农产品、手工业品以及其他各种商品都可以到达遥远的异地市场”得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经济贸易体系开始形成;依据材料信息“还有印刷术和火药在全世界传播开来,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世界上的广大地区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皈依者”概括得出:印刷术、火药等技术在全世界传播开来以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文化传统的传播范围扩大等。 (3)“科技成果”,依据材料三信息“一位见证了人类以电报为基础的‘连接时代’降临的诗人”得出:有线电报。“主要作用”,依据材料三信息“世界性的通信网络将人类居住的地球、所有的人口和生态系统连为一体”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空间距离缩小;世界各地和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等角度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牛顿和爱因斯坦是近代以来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分别创立了经典力学和相对论。它们的 共同之处有

①具有挑战权威的创新精神②注意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

③推动了近代科学技术产生④为技术革命提供理论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明朝曲师钮少雅在其《九宫正始》文中写道:“弱冠时,闻娄东(太仓)有魏良辅者, 厌鄙海盐、四平等腔而自制新声。腔用水磨,拍握冷板,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 之徘徊,壮士闻之悲泣,雅称当代。”作者这一评价反映昆曲的艺术特点是

A.注重文学性、戏剧性 B.一唱三叹,旋律悠扬缓慢

C.贴近民众,清新活泼 D.精致细腻,专显悲剧之美

 

查看答案

“没有自由竞争,便没有经济繁荣。但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下,为避免两极分化, 必须实行社会保障。不过还应当指出的是,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谋求生存的条件, 只有在自己做了最大努力仍不能维持生存的情况下,才能指望国家和社会的救援。所以 我的观点是实现绝对的市场公平与相对的社会公平”。下列最对应这一理论的模式是

A.英国“多市场,少政府” B.德国“社会市场经济”

C.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 D.日本“统制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1961年兴起的不结盟运动,是二战后国际格局变化的重要表现。其相关论述正确的是

A.完全扭转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格局 B.标志着国际上新兴经济集团的迅速发展

C.提出和平共处原则是代替冷战的唯一办法 D.认为一切国际关系的唯一基础就是不结盟

 

查看答案

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战事的发生地。这次战事

冲绳岛战役

A.日本举国震动决定进攻美军基地中途岛

B.意味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战略转折完成

C.标志着日军的海空军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D.导致日本本土与南面外界的联系被切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