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直道南起都城咸阳,北至云阳郡(今河套地区),其中在鄂尔多斯段,修建在洛河流域河谷大道和马莲河流域河谷大道之间的子午岭主脉上,居高临下,沿途驻扎兵士。可见,秦朝修筑直道的重要目的是
A.传达政令 B.经济交流 C.天子巡狩 D.军事防御
下表为部分文献对战国时期某学派的治国思想的记述。由此可以判断,该治国思想属于
文献 | 记述 |
《赏刑》 | “禁止过,莫若重刑” |
《靳令》 | “富国而不战,偷生于内,有六虱,必弱” |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下图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刑侯墓)及铭文拓片。该墓的主人是邢侯,故被称为刑侯墓。该文物可用来佐证,西周
A.宗法观念的浓厚 B.分封制的存在
C.传统礼制的松动 D.冶金业的落后
2019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正式宣布,“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考古证明,其距今5000年前已经存在明确的阶级分化和统一的文化信仰。这表明中国
A.良渚文化具有普世性 B.五千年文明史获认可
C.旧石器时代水平较高 D.早期国家形态已出现
一些著名文化遗产往往通过独特的建筑形式和艺术规则向世人展示出一种“建 筑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宫建筑遵循传统礼制而建,从午门到玄武门形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紫禁城 的主要建筑都集中在这条中轴线上。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豪华,中轴线的两侧对称分布 着其他次要建筑。 宫内的建筑按照前朝后寝的格局布置。外朝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发布重要命令的场 所。内廷是皇帝及其家眷的生活区。不论是前朝还是后寝,所有的建筑都是面向正南方。
——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二 雅典卫城的每座建筑都顺山势而建,布局自由活泼,没有明确的轴线。尽管卫城呈 现不规则的布局,景观画面并不对称,但整个建筑群却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特别值得 一提的是,雅典卫城因帕特农神庙的统率作用而成为一个整体。帕特农神庙位于卫城最高点,体量最大,形制最庄严,雕刻最丰富,色彩最华丽,风格最雄伟。卫城的其它建筑物如伊瑞克提翁神庙,装饰性强于纪念性,起着陪衬和烘托的作用。总而言之,雅典卫城建筑群的整体布局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
——据谢飞飞的《雅典卫城建筑群布局特色》等改编
材料三 佛香阁是颐和园内一座宏伟的塔式宗教建筑,阁高41米,建筑在20米高的石造 台基上。台基包山而筑,把佛香阁高高托举出山脊之上。阁八面三层四重檐,内有八 根铁梨木大柱,直贯顶部,结构复杂,独具匠心。佛香阁高台矗立,气势磅礴,仰视 有高出云表之概,以致园内随处都能见到它的姿影。作为颐和园全园景区的中心,佛 香阁将周围建筑及万寿山周转十几里以内的优美风景提携于周围。登上佛香阁,周围 数十里的景色尽收眼底,成为尽览颐和园风光的最佳观景点。
——改编自赵彦编著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北京故宫建筑所体现的重要政治理念。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简述雅典卫城及颐和园(万寿山前山景区)在整体 布局上存在的明显差异,并分别说明雅典卫城在西方建筑史上及佛香阁在中国古 典建筑中的突出地位。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帕特农神庙在整个雅典卫城中处于 “统率”地位的理由。②佛香阁“作为颐和园全园景区的中心”的依据。
一战对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期间,所有参战国政府不断地控制其经济体制,“计划经济”的思想在一战期 间最先得到了应用,因交战各国都试图将整个社会的财富、资源与道德意图统统引向单一的目标。 因部队人员需求的增长,使得原来免役或体格不好的男人也被征募了去,这样大量 妇女流入工厂和管理部门。战争对工人的需求,为妇女从事传统上只属于男人的工作提 供了机会。 战后整个世界都以敬畏和期待的眼光注视着一个人一一美国总统。遍及世界上每个 角落,经历了长期磨炼、混乱、丧失亲属的人们,都受到威尔逊激动人心的和平语言的 鼓舞。 一战中,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起苏维埃政权,人类历史上由此诞生了一种 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 方面。
——摘自(美)R.R.帕尔默著的《现代世界史》(下,1870年起)
材料二 一战间接影响了亚洲人民与帝国列强之间的关系。在战争后的数十年间,民族主义 在亚洲发展成一种强有力的政治力量,尤其是在印度和中国,产生了一大批受民族自决 概念影响的人们。摆脱外国的控制,实现民族统一,成为知识分子的梦想和新的政治领 袖的目标。在摆脱外国控制的时候,亚洲领导者利用了欧洲思想体系,但是在寻找与其毫 无联系的新的国家认同时,亚洲人或者改变或者修改了这些意识形态,使其适合本国的传 统。
——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的《新全球史》
材料三 一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民族主义领袖是孙中山。孙中 山的基本思想总结为“三民主义”,即号召消灭外国人的特权,实现民族统一,发展经济 和建立以普选制为基础的民主共和政府。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他决定由国民党来统治整个 国家。1923年,规模还很小的共产党的党员开始被吸纳到国民党中。两个党都利用了苏联 提供的援助。在列宁的民主集中制——强调由具有高度纪律性的专业革命者控制中央集权 的政党一一原则下,苏联顾问帮助国民党和共产党成长为富有效率的政治组织。
——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的《新全球史》
(1)阅读材料一,概括指出一战对战后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述一战结束后印度和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利用了欧 洲思想体系”但又“改变或者修改了这些意识形态,使其适合本国的传统”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述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利用苏联帮助将国民党建设为 “富有效率的政治组织”所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