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终极性质是超级大国竞争。数十年的核军备竞赛以其恶性循环加剧了冷战,但也控制了冷战,因为它确立和维持了‘恐怖平衡’……仅就此而言,冷战时代确实是个‘漫长的和平时代’。”据此可知冷战
A.加剧了整个世界局势的紧张 B.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C.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D.最终形成世界多极化的格局
美国总统罗斯福1933年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最大、最基本的任务是让人民投入工作”。从这一思想出发,“新政”期间采取的措施是
A.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B.农民减耕减产
C.规定工资工时标准 D.实行以工代赈
下表数据来自于(美)G.H.埃尔德的《大萧条的孩子们》。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家庭收入的变化 | ||
社会阶级 | 1929年收入 | 1933年收入 |
中产阶级 | $3000 | $1478 |
劳动阶级 | $2780 | $1118 |
A.福利国家制度破产 B.战争的严重破坏
C.国家干预政策失灵 D.经济危机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俄国的某项政策“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把全国的生产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家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此项政策在农业上表现为
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扩大集体农庄
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导致这一变动的是
A. 二月革命
B. 《四月提纲》
C. 七月事件
D. 十月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许多西方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指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已被西方社会普遍接受 B.提出了和平夺权的科学方法
C.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 D.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