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实行嫁妆婚姻制,并经历了“女儿出嫁给予嫁妆”从一种习俗变成法律的硬性规定;嫁妆的数额由少到多;妻子对嫁妆的权利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关注妇女是罗马公民法的立法原则
B.罗马法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C.女性获得了与男子平等的财产分配
D.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943年日本开始在华中占领区实施“对华新政策”:对“国策公司”进行调整,避免日方独占,中方亦平等对待;“发还”军管理工厂给华商资本家;改由汪伪政府组织“商统会”收购物质;废止“军票”,统一使用伪“中储券”,日本这一调整主要意图是( )
A.防止沦陷区物质流向抗日根据地
B.打击国统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适应战争形势变化实现“现地自给”
D.积极缓解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
据统计,抗战后到1943年底来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达四万余人,就文化程度而言,初中以上占71%,他们大致可以归为叛逆者、逃亡者、追随者三类人,其中许多人在此成为革命的骨干力量。这一现象说明( )
A.抗日根据地文化氛围浓厚 B.边区政府社会结构更合理
C.国统区文化专制丧失民心 D.中共政治新气象得到认同
1914~1924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这两次工业化浪潮都
A.与外部国际环境有关
B.承担民主革命的重任
C.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化
D.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下图是光绪七年(1881年)二月发行的开平矿务局黄色横版股票。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股票实物图,依据图中的信息判断可知( )
A.洋务运动民用企业资金充足 B.洋务企业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C.洋务企业多途径解决融资之道 D.洋务运动成功抵制了外资经济
19世纪末期,苏州地区商店里经常能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玻璃等洋货,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但是洋布进口量尚未超过全年销用棉布量的4%,穷苦的城乡居民都穿土布。这反映了该地区
A. 居民消费能力普遍提高
B. 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C. 自然经济的固守与抵抗
D. 完全被卷入世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