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以来,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维护国家权益、求取和平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课...

近代以来,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维护国家权益、求取和平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对印度的侵略

                          

材料二  条约主要内容有…… 4.关于美、英、日在太平洋上领地和属地内军事基地的防务维持现状范围的规定。美国除本国近海岸、阿拉斯加、巴拿马运河区各岛(阿留申群岛不包括在内)和夏威夷群岛外,在太平洋中现在或将来所有的岛屿和属地的要塞及海军基地,须维持现状;英国除加拿大附近岛屿、澳大利亚和靳西兰外,在东经110度以东(包括香港)的岛屿和属地的要塞和海军基地,亦维持原状;日本则在千岛群岛、小笠原群岛、奄美大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维持其所设要塞和海军基地的现状。

——改编自胡绍皆等《世纪巨变》

材料三   当煤钢共同体条约签署时,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德国墨水,由法国印刷,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并采用了意大利制作的文件飘带。让·莫内认为煤钢共同体“把为战争服务的工业,转变成造福于两国人民的事业,并使整个欧洲从中获得好处”。阿登纳提出:“我们的目标必须是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两大强国那样强大,但是它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如此有力。如果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维护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上投入自己的砝码。我认为,这就是人们在执行欧洲政策时必须注意和追求的目标。”

                             ——摘编自周建平主编《欧洲一体化政治经济学》

(1)阅读材料一,指出英国侵略印度的过程特征。结合史实,概述1930年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意义。

(2)写出材料二中“条约”的名称。结合该条约对双方军备军力的规定,分析它对美日矛盾的影响。

(3)指出材料三中的“条约文本”由各国分工制作所蕴含的内在意味。并结合所学,阐释煤钢共同体如何“使整个欧洲从中获得好处”。

 

(1)过程特征:由点到面;长期性,渐进性。 意义:甘地领导人民向“食盐进军”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推向高潮,论证了以非暴力斗争反抗殖民统治这条独特道路的可行性,鼓舞了亚洲其他国家争取民 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 (2)名称:《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或《五国条约》)。 规定与影响:它规定美、日主力舰吨位之比为5:3,两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基地维持现状,是美日就裁军达成的妥协,暂时缓和了两国之间的矛盾;日本认为海军发展受压制并保持了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海军基地优势,为再起冲突埋下伏笔。 (3)意味:合作共赢。 好处:将基础工业品煤和钢进行联营,既满足了成员国经济发展需求、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又推动了军工用料(战争工业)的透明化,促进政治和解和互信;通过联合提升了欧洲综合力量、国际地位。开启了欧洲一体化大门。 【解析】 (1)特征,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英国早期对印度的侵略主要以具体的据点为主,而18时期中后期主要占领一大片地区为主,体现了英国侵略印度由点到面,侵略时期的长期性,及由点到面的渐进性。意义,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印度人民反英斗争推动印度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甘地领导人民向“食盐进军”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推向高潮,证实了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现代政治学说的可行性,并且影响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鼓舞了亚洲其他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 (2)名称,根据材料“关于美、英、日在太平洋上领地和属地内军事基地的防务维持现状范围的规定”“美国……在太平洋中现在或将来所有的岛屿和属地的要塞及海军基地,须维持现状”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条约主要规定了美、英、日等国的海军军备问题,是1922年2月,美、英、日、法、意五国签署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国条约》。规定与影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国条约》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规定美、日主力舰吨位之比为5:3,是美英在海军基地方面对日本做出的让步,使美国丧失了在靠近日本的水域拥有有效的作战基地的可能性,日本得以占有相对的优势,有利于缓和两国之间的矛盾;《五国条约》只是暂时缓解了美日等国在海军军备竞赛上的争夺,并不能真正消除其矛盾和斗争,在妥协的背后,孕育着新的冲突。 (3)意味,根据材料“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德国墨水,由法国印刷,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并采用了意大利制作的文件飘带”“使整个欧洲从中获得好处”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条约文本由不同国家分工制作,体现了西欧各国间的分工合作及合作共赢。好处,根据材料“把为战争服务的工业,转变成造福于两国人民的事业,并使整个欧洲从中获得好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煤钢共同体是西欧国家联合道路上的一次创造性实践,将工业品煤和刚进行联营,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为战争服务的煤和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有利于战争工业的透明化,同时促进西欧联合的进程;根据材料“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两大强国那样强大,但是它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如此有力”可知,通过联合提升了欧洲综合力量、国际地位,使西欧联合获得了一次实质性的突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广州的嬗变见证着中国的历史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以后)古代所称的东、西洋航线,大抵都以广州为始发港,东去可以到吕宋(今菲律宾),西去可以到东南亚、印度洋、波斯湾,以至东非等国。广州港地当东、西、北三江汇合点,是海港兼河港码头。广州很早就有很多外国人留居,隋唐时尤甚。宋时官府设“蕃坊”,建造房屋供外国人居住,并设“判官”一职,负责外侨管理和接待工作。宋代重修南海神庙碑文中也说:“先是此民、与海中蕃夷,四方之商贾杂居”。“蕃坊”所居多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在“蕃坊”修建有伊斯兰教寺院――怀圣寺。据阿拉伯史籍载,公元787年黄巢进城时,波斯、阿拉伯等国的商人就有12万人。

                                 ——摘编自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

材料二    1922年9月,陈独秀发表文章指出:“中国还在‘造国’时代”,造国的方法,就是“组织真正的国民军创造真正的中华民国”。这个国民军“应该由全国被压迫的各阶级爱国者而不为私利私图的有力分子集合起来,号召全国各阶级觉悟的大群众组织而成”。中国现阶段“决不是哪一个阶级的群众在短期内能够壮大到单独创造国家的程度”,只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

                                  ——朱汉国《<国民革命与北伐>序言》

材料三   建国以来,关于广州市经济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曾经有过八次提法……(4)1961年提出“把广州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一定重工业基础的、轻工业为主的生产城市。”……(6)1979年提出“把广州建设成为一个以轻工业为主,原材料工业、支农工业协调发展,科学文化、对外贸易和旅游事业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8)1986年提出“以外经外贸为导向,以工农业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依靠,以轻纺工业和第三产业为重点,把广州建设成为具有强大的内外辐射能力、高度文明、多功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心城市。”

——吴振坤《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1)依据材料一,概述广州在当时中外经济交往中的地位。结合史实,说明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在古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贡献。

(2)依据材料二,指出陈独秀提出了怎样的救国方案?请结合20世纪20年代发生在广州的中国革命实践,论述这一方案的实际效果。

(3)概括在广州的发展方向上,材料三中的第八次提法与前几次提法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信息和所学,概述这些不同得以出现的历史和现实因素。

 

查看答案

1949年初,美国总统提出了今后外交政策的“四点行动原则”,其中第四点是“新的大胆计划”,即“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注:指亚非拉地区)的计划”,新闻界称之为“第四点计划”。下列项中,与“第四点计划”的实质最类似的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铁幕演说 D.华沙条约

 

查看答案

针对二战后建立的某国际组织,有人画了如下通俗漫画以揭示其主体职能。结合漫画和所学知识判断,“出借者”指代下列项中的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欧盟 D.上海合作组织

 

查看答案

1933年的一天,罗斯福欣喜地说:“在某些工厂劳作一周仅得到60美分,在某些矿山工作一周得到80美分工资的情况都成为了历史”。下列项中,有助于这一现象出现的是 

①《农业调整法》的实施 ②《工业复兴法》的颁布 ③以工代赈的推行 ④《公平劳动标准法》的实施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读下图(根据《世界经济考察:第八年》整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图示说明的是在不同年份

A.各国军备支出在总支出中的占比 B.各国的国际贸易份额

C.各国占有的殖民地面积统计比较 D.各国失业率状况统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