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从此,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从此,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材料二  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

材料三  据史科记载:清政府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时人称:和议之后,大有雨过忘雷之意。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材料中有关鸦片战争影响的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上述材料中有关鸦片战争影响的观点。

 

(1)材料一观点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的一个转折点,带去巨大屈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三观点认为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大。 (2)评析:材料一的观点是从历史发展和世界形势的角度,站在近代国家和我们现代人立场上评析鸦片战争带来的各方面影响;而材料二、三是从当时人的立场来看,当时人没有关税主权观念和司法主权意识,世界历史已进入近代,而当时的大部分国人的思想仍停留在古代,仍然是天朝上国思想,所以更多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事件,未产生太大影响。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否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从对中国社会转型角度归纳观点;材料二“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以及材料三“清政府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归纳出鸦片战争属于地方事件。 (2)依据材料中两者观点从“历史发展和世界形势的角度”分析,材料二和三从“当时人的立场来看”分析回答;评价历史事件要结合时代背景和近代化等角度思考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中国士人原本是以文野来区分华夷,自认居于世界文化的中心,而视洋人为野而不文的“夷狄”。鸦片战争后,开始降节学习“夷狄”之“长技”,后来发展到倾慕“泰西”的学问,蜂拥出洋游学。这一变化说明

A.全盘西化成为近代新思潮的主流 B.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西竞争中受重挫

C.中国士人面临文化落差一味逃避 D.中西文明从冲突对立转向平等对话

 

查看答案

英国教会在上海创办的印刷厂曾出现“牛拉机器印刷”的怪事。据传教士回忆:“这个前景在国内(指英国)引起极大兴趣,为了满足当时估计的需要,……预订了《圣经》100万册。……几部大机器从英国运往上海,安装后,以牛车为运转工具,立即开始昼夜印刷。”对该史料解读合理的是

A.“这个前景”应该是指鸦片战争英国的胜利

B.“这个前景”应该是指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C.“牛拉机器印刷”反映了中国近代印刷业竞争的激烈

D.“牛拉机器印刷”反映出英国印刷技术的落后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末,满清官员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对欧洲政治制度有如下评述:“泰西立君,不拘于男女,然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这表明作者

A. 主张推行君主立宪政体

B. 推崇西方的代议制民主

C. 超越了当时主流思想

D. 对君主专制危机的警觉

 

查看答案

《南京条约》第十一条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若两国商贾上达官宪,不在议内,仍用禀明字样为着。该条款反映出

A.英国尚未扭转官方交往劣势

B.中国传统华夷观念有所改变

C.中英条约签订以平等为前提

D.清廷完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