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了征兵18岁以下体壮者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署敕,结果把这事闹黄了。魏征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这说明
A. 唐朝门下省有权参与中央最高决策
B. 唐代尊卑等级秩序不是很严格
C. 唐朝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开始动摇
D. 门下省有草拟和审核诏令大权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
A. 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
B. 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和尚书省执行
C. 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
D. 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
唐太宗为回应吐蕃使者联姻的请求,准备起草诏令,负责此事的是
A. 中书省
B. 尚书省
C. 门下省
D. 政事堂会议
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打破了门第限制 B. 削弱了皇权
C. 有利于选拔人才 D. 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儒林外史》中有一则故事,讲到屡试不中的穷书生范进,得知中举后,竟高兴得发了疯。这反映出作者认为科举制
A.扼杀人才和压抑人性
B.选拔人才注重德才兼备
C.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D.考试程序繁杂试题艰涩
(加试题)在国家统一和发展过程中,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
材料二康熙皇帝曾说:“朕阅经史,塞外蒙古多与中国抗衡,自汉、唐、宋至明,俱被其害,而克宣威蒙古,并令归心如我朝者,未知有也。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譬之人身疮疡,方用针灸,肌肤无恙,而妄寻苦楚可乎?”治天下之道亦然,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理之自然也。自古以来,好勤远略者,国家元气,罔不亏损,是以朕意不以生事为贵。”
——《清朝民族政策解读》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处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中如何体现这一政策的。
(2)阅读材料二,请用一句话概括康熙帝的历史地位。后人对康熙帝的评价大致有两种:①康熙帝是一位“盛世圣君”。②康熙帝有才无识,因循误国。您更侧重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从处理蒙藏民族关系的角度予以阐述。侧重分析②,请从康熙执政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外交四个个角度予以说明(只作选择不作阐述,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