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的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艘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A.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C. 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D. 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发起者之一的李达曾说:“‘一大’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路是肯定的,但是革命以后怎么办,就不知道了。”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和以往的政党没有任何区别
B.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作指导
C.还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D.没明确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说:“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毛泽东如此认为主要基于怎样的史实?
A.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五四运动使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C.辛亥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五四运动打击了北洋军阀统治
D.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五四运动是一场学生爱国运动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称:“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一宣言意在强调
A. 各地学生纷纷响应北京的罢课
B. 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C. 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了革命运动
D. 工人阶级给北洋军阀政府以强大压力
五四运动发生,北大教授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他的让痛打“卖国贼”的学生接受法庭的审判的观点,在当时被人们视之为冒天下大不韪的迂腐之见。这说明
A.救亡图存仍是时代的主流
B.五四运动有广泛群众基础
C.国内的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D.中国人亟需接受启蒙思想
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与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热潮,组建“禹贡学会”,“明辨疆域,昭告国人,神州版图,不容强邻侵吞”的内容表明
A. 政府抗战态度不明,疆域史地研究不涉及政治敏感话题
B. 重视国史研究是史学界的传统
C. 先进知识分子通过研究历史地理来为中国当时的现实服务
D. 先进知识分子呼吁抵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