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中国人的世界观古今有所不同,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中国人的世界观古今有所不同,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中国,位于宇宙模式的中心,享有号令天下的最高权威;而周围各国如,位于这个模式的边缘,必须向中国臣服……“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文化作为区隔的标准……

——摘编自(宋)石介《中国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对宇宙和世界体系的认识。这一认识指导下的对外交往的理念是什么?结合古代中国文明发展状况分析这一认识产生的原因。

材料二 (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1次,中国”14次,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据《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记载,最初五卷中天朝出现约5次。至光绪年间,天朝已经式微,几乎不用了。天朝使用次数减少后,出现在史料中的自称主要是大清国”“中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政府对外称呼变化的趋势。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清廷一些官员一方面出于对西方列强强权的义愤,力图解除不平等条款对中国的束缚,伸张自身的权益;另一方面,出于与西方国家办理外交事务的实际需要,这些官员逐渐认识到有必要了解西方在调整国际关系方面的法律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因此,力主将近代国际法引入中国……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在接受英、法、美、俄等国公使入京设馆。作为对等性的反应,1868年,清政府向欧洲派出了第一个外交使团。1877年中国第一个驻外使节也被派往伦敦,翌年,在欧美其他国家开始设立使馆。

3)材料二、三和材料一相比较,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  194935日,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 ……《共同纲领》第5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外国政府和人民恢复并发展通商贸易关系。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说: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300多年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闭关自守只能是更加落后于世界,落后于时代。如果不开放,再来个闭关自守,50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

4)根据材料四分析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共同的世界意识简要分析两个时代与世界融合不同状况的原因。

 

(1) 中国是宇宙的中心,是世界的中心。(1分) 理念:夷夏观念下的朝贡外交(或礼番外交)。(2分) 原因:中国地处东亚大陆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下,对外界了解较少;自然经济(或农耕经济)为主导;科学技术和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封建统治者形成盲目自大心理。(6分) (2)“天朝”使用次数下降,到光绪年间基本不用;“中国”和“大清国”使用次数迅速增加,成为对外的主要称呼。(2分) (3)变化:清朝统治者开始抛弃传统的“天下国家”(或天朝上国、或夷夏观念)意识,转向学习西方,并逐渐形成近代国家平等的世界意识和对等的外交理念。(2分) 原因:鸦片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严重,民族自尊心严重受挫;为了解除不平等条约的威胁,维护国家利益,急需要了解近代国际外交知识。(2分) (4)共同意识:都主张对外开放,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促进国家发展。(2分) 不同原因: 毛泽东时代没有融入世界的因素: 国际上处于两极格局,美苏争霸,世界局势紧张(或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国内:“左倾”错误发展。(4分) 邓小平时代融入世界的因素: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等打破了20世纪50年代起形成的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左倾错误,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了改革开放;世界多极化、全球化迅速发展,形成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第2点必答,2分;第1、3点任答一点皆可,2分。共4分) 【解析】 试题(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由材料中的“‘中国’如‘夏’,位于宇宙模式的中心,享有号令天下的最高权威”可得出中国古代对字宙和世界体系的认识,即中国是宇宙的中心,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得出古代中国的外交观念是夷夏观念下的朝贡外交。在分析这一认识产生的原因主要从古代中国文明发展状况非常良好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长期领先的,所以不可避免的要盲目自大的,当然还可以从文明产生的自然条件即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也会造成闭关、盲目自大。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清政府对外称呼主要包括“天朝”、 “中国”和“大清国”,并且还可以很容易就发现“天朝”使用次数下降,而“中国”和“大清国”使用次数迅速增加,成为对外的主要称呼,当然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外交近代化而带来的积极的、进步的变化。清政府对外称呼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清政府在外交的进步和世界的接轨。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阅读材料提炼信息,比较归纳的能力,由材料中“至光绪年间,天朝已经式微,几乎不用了”分析可知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逐渐用平等眼光看待世界;原因可以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联系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冲击归纳即可,特别是要突出“急需要了解近代国际外交知识”是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4)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共同的世界意识主要突出两位领导人物其实都是主张对外开放,渴望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促进国家发展的。但是由于毛泽东与邓小平处于不同的时代,因此需要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分析来两个时代与世界融合不同状况的原因,毛泽东时期美苏两极格局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仇视,中国当时没有完全融入世界,而到邓小平时代,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实施改革开放以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中国融入世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摘编自袁刚《国会和辛亥革命》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摘自李剑鸣《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  民主没有精确值,只有近似值:民主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参考答案;民主不是一个单选题,而是一个多选题;民主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命题,民主的实现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由此而彼的过程,毋宁说,民主“是一个连续体,一段旅程,一个正在进行着的过程”。

——《“中国式民主”的现实逻辑与内在理路》

(1)依据材料一,概述中国版“光荣革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中英两国“光荣革命”的法律成果。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具体表现。

(3)依据材料三,概括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查看答案

厉以宁说“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分界线。”两个“分界线”的共同含义是

A. 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

B.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重振了经济

C. 发展了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解放了生产力

D. 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稳定了市场秩序

 

查看答案

秦奋在历史学习中发现:欧洲的一些地名与其他地区的地名非常相似,如荷兰有西兰(Zealand),大洋洲有新西兰(NewZealand);法国有奥尔良(Orleans),美国有新奥尔良(NewOrleans)。对此现象的由来,正确的解释是

A.两者地理形势相同所致

B.两者文化传统相同所致

C.两者关系世代友好所致

D.欧洲列强殖民活动所致

 

查看答案

它“不像政治革命和军事征服那样反复无常……更不像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那样局限于思想和文化领域,只涉及一部分人群。”它“是人类历史进入农业文明几千年来所发生的最深刻的变革和进步。”“它”应是

A.宗教改革 B.光荣革命 C.工业革命 D.经典力学

 

查看答案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以各地行礼自为风气,或仍沿前清旧习,或滥用缛节繁文、新旧庞杂、漫无标准为由,准备核定颁布《婚礼草案》,其中心是:矫正奢侈,消弭诈伪,破除迷信,提倡质朴,并酌情采纳旧的礼仪制度中的可用部分。该《婚礼草案》

A抛弃了旧式婚礼的程序

B.表明婚姻关系纳入到法制轨道

C是新旧婚俗调和的产物

D.消除了新旧婚制间的尖锐冲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