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君道》记载: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犹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这表明荀子
A.倡导礼法并施 B.强调君主专制
C.主张重视人治 D.具有法治精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0年春,27岁的王进喜通过考试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1960年,中共中央决定加战对松辽地区的石油物勘探和开发工作,掀起大庆石油大会战。在大庆,面对井喷,他毅然带头跳进冰冷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为提高钻井速度和打好高压易喷井,他和工人改革游动滑车、改进泥浆泵。为提高钻井质量,他和科技人员研制成功控制井斜的“填满式钻井法”。“文革”开始后,大庆油田生产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王进喜大声疾呼“大庆生产一天也不能停”。1970年11月15日,长期劳累成疾的王进喜病逝。1972年1月,《人民日报》刊发长篇通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在全国掀起了学习“铁人精神”的热潮。
——摘编自中华全国总工会编《铁人王进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铁人精神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铁人精神的内涵价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7年,针对美国是否参加一战,大部分民众漠不关心,国会内也有很大一部分反战派。威尔逊政府决定加强利用新闻传媒和社会舆论“向美国公众销售战争”,之后成立的公共信息委员会负责战时宣传,协调政府与新闻界的关系,成为总统与新闻界沟通的桥梁。公共信息委员会下设15个国内机构和3个国外分支,招募了7.5万名演讲者、作家、艺术家、演员和学者在剧场、电影院、俱乐部、教堂做了756万次“四分钟”的演说,总共吸引3.1亿人次的听众,来劝募公债和激发国人的参军热情,并向国外派出大量使者宣扬美国是为和平而战。美国政府还建立了严格的书报检查制度,把干预征兵和妄议国家政策与军队方针视为犯罪,违者面临巨额罚款和长期监禁。
——摘编自王宗涛、王明芳《一战时美国战争动员体制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时美国战争动员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分析美国战争动员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初杂役由里长依据黄册所登户等分类承担。至明中期,官役与富豪士绅勾结作弊,致使有田产的富户不出差役,而贫穷无田的贫户则遭受差倍之累。明正统年间,江西地方官将有定额、有定期的常役同无定额、无定期的杂役划区分独立开来,冠其名曰均徭,此举措后推广至全国。主要措施有:将司府州县各级政府所需佥派差役项目、轻重等级和数额确定下来,改变了随意佥派的做法;官定籍役,禁粮长、里长佥点籍役之权;在黄册之外,另置“均循文册”,州县徭役依此点差。后由于富豪贿赂胥吏以避重役,致均徭负担不均,于是十段册法应运而生。十段册法在清核一县丁粮基础上,扣除优免外,推算每丁、每亩应摊徭银,然后将核实的全县田土均分为十段,依段轮役。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中期赋役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明代中期赋役制度改革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主要战争及特点
时期 | 主要战争 | 战争特点 |
夏商周时期 | 1.牧野之战:武王灭商建周。 2.周公二次东征,平定叛乱,兴建东都洛邑。 3.春秋战国的争霸兼并战争,最终秦国自西向东,扫清六合,完成统一。 | 1.青铜兵器为主。 2.商周时期利用农闲进行军事训练,春秋时建立正规军事训练制度。 |
秦汉魏晋隋唐时期 | 1.刘邦自东向西进入关中灭秦,后自西向东剪灭群雄,建立西汉。 2.司马氏南下灭蜀灭吴,建立西晋。 3.北朝时期宇文氏集团起自关中,自西向东统一北方。 4.隋南下灭陈,统一全国。 | 1.以钢铁兵器为主,唐代开始出现火器。 2.秦汉确立中央集权的军事领导体制,三国确立世兵制,隋唐推行府兵制。 3.水战成为战争的重要形式。 |
辽宋金元明清时期 | 1.宋与辽、西夏、金的战争,金与宋夹击灭辽、元灭金等。 2.燕王朱棣南下发动“靖难之役”,后迁都北京。 3.清军自东北入关,征服中原,最终巩固全国统治。 | 1.冷兵器与火器并用,明清时期火枪火炮明显增多。 2.民族战争占主要地位。 |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从材料中提取三条或三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之前,英国的对外贸易主要操纵在汉萨同盟(13至17世纪德意志北部城市之间形成的商业政治联盟)商人和意大利商人手中。15世纪开始,英国赋税结构中商业税逐步替代农业税占据主导地位。都铎王朝时期,国家的税制体系基本完备,赋税征收的力度也逐步加大。
16世纪,英国的关税收入超过王室领地收入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伊丽莎白女王时期,强大的汉萨同盟被彻底驱逐出英国;日益兴起的海运集团通过对议会的游说,推动了两项航海条例的通过,规定英国进口出商品须由英国船只运输。
——摘编自韦伯《世界经济史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随着开放的通商口岸逐渐增多,转口贸易日渐频繁,大量洋货在中囯低成本倾销,免税商品范围不断扩大。清末,有志之士发出了修改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呼吁。巴黎和会上,北京政府收回国权的要求被无视。中共成立初期,即将废除不平等条约逐步纳入革命纲领。1926年,广州十万余人集会要求“早日实现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1928年起中国逐步收回了关税自主权,抗战时期,废约运动取得阶段性成果。新中国成立后,取消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由1978年的4.7%上升到2008年50%以上。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早期英国实现贸易自主权的因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现代逐步收回贸易自主权与英国相比的不同条件。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外贸自主权与国家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