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一股追求营利求富的风气,人们向往奢靡的生活,这种心态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一股追求营利求富的风气,人们向往奢靡的生活,这种心态变化表明

A.社会动荡影响价值取向

B.商业经济引发观念变化

C.重商政策推动经济发展

D.百家争鸣引发思想改变

 

B 【解析】 经济的发展会推动思想的变化,材料中“追求营利求富的风气”正是由于该时期商业经济发展导致的变化,故B项正确;A和D不符合材料中“追求营利求富”的思想主旨;重农抑商会阻碍商业经济发展,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王朝先后有十四世、十七王,其中一次是弟之子死后王位复归于兄之子,两次是兄终弟及,其余都是父死子继。据此,下面结论成立的是

A. 夏朝时宗法制度已具雏形

B. 夏朝完善了嫡长子继承制

C. 我国封建社会自夏朝开端

D. 夏朝的王位继承比较混乱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以前英国穷人的救济问题多是通过基督教会、个人慈善捐款等方式解决。国家并没有将其视为自己的责任。相反,视贫困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经常制定惩治流浪者(大多是失地的农民)的血腥法律,并引起农民的强烈反抗。这种情况下,为稳定社会秩序,1601年都铎王朝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把贫民区分为三种:(1)强壮有力而不愿工作的,(2)老弱残疾而不能工作的,(3)不幸而找不到工作的。第一种贫民不能得到任何救济,他们要接受强制劳动,对拒绝工作的人则要被关入惩戒所,为酷刑所惩罚甚至被处死。第二种无劳动能力的贫民可以得到救济,对第三种不幸找不到工作的人规定济贫官有帮助其找到工作的义务。

——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材料二  联邦政府成立了社会救济机构,开展大规模救济工作。1935年4月8日,罗斯福批准了一项《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以工代赈”计划,在一年内拨款5亿美元,并且对工程振兴局拨款113.65亿美元,78%用于公共建设和资源保护,其他用于对各种社团救济工作。8月14日,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又称《社会保障法》)。该法案对年老、残废及贫苦无靠的儿童和失业者提供最低限度的救济金。法案对其他救济对象也作了具体规定,并决定建立社会保险局。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  1945年,英国工党逐步推行贝弗里奇计划,先后颁布了《家庭补助金法案》《保险法》《工伤福利法》《医疗保险法》等。1948年艾德礼宣称英国已经是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安全阀”对社会经济政治稳定作出了贡献,保障了公民的生存权利,有利于促进公平,成为政府干预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德步著《世界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分析指出英国福利制度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在社会福利方面除了实行“以工代赈”和兴建公共工程,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3)依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英国采取的“福利国家”的措施有哪些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又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查看答案

1983年,我国种植业在农业产值中已降到62.1%,林牧副渔业比重上升到37.9%。1983年粮食商品率由1978年的49%提高55%。促使这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得到扩大

B.经济体制改革获得根本性的突破

C.非公有制经济发挥主导作用

D.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查看答案

1960年冬,中共中央决定在计划管理上注意综合平衡,同时对不同经济成分实行不同的计划管理方法。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B.缓解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C.妥善地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对立

D.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查看答案

“一五”计划期间,中国新建的民用企业、国防企业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分布项目

东北

中西部

东部地区

合计

民用企业

50

50

6

106

国防企业

5

50

4

44

 

据此可以推知,当时的工业化建设

A.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B.加快了国民经济的恢复进程

C.推动生产技术结构发生剧变

D.促使工业区城市布局趋向合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