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2年、1867年和1884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19世纪英国的三次议会改革
A.逐渐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
B.使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优势地位丧失
C.意味着英国民主政治的完善
D.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蒙森《罗马史》中说道:“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这表明罗马法
A. 有利于平衡社会各方的利益
B. 削弱了罗马君主的司法掌控权
C. 奠定了社会契约的理论基础
D. 缓和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关系
公元前3世纪中叶后,罗马人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国际法,罗马人和非罗马人皆可适用。这部“国际法”( )
A. 与罗马的扩张相适应
B. 废除了贵族的司法特权
C. 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
D. 旨在保护罗马公民权益
迪奥多鲁斯是一位伯里克利执政时期的雅典公民,其家庭还有:
①一名妻子:
②二个成年的儿子,一个未成年的女儿:
③进行经济生产的奴隶10个,从事家庭服务的奴隶3个:
④帮助其打理经济的来自邻邦的狄奥戈奈斯。
这个家庭享有公民权的人数一共是
A. 2人
B. 3人
C. 4人
D. 5人
梭伦改革规定,按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这一措施的意义在于
A. 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B. 打破贵族垄断政权
C. 促进工商奴隶主阶层的崛起
D. 满足男子参政愿望
宋、明画朝经筵(御前讲席)是由士大夫教化皇帝,清代经筵则是当经筵官讲毕,皇帝发表一通御论,然后讲官们跪赞皇帝圣学高深,发从前所未发,昭示万世。这种变化反映了清代
A. 文人政治地位低下
B.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 儒家统治地位衰落
D. 君主权威不断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