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说:“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着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也,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也。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着眼理会,所谓一本而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
A.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分权制衡 B.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
C.重视社会实际,倡导崇实致用 D.倡导朴实学风,反对思想统一
王阳明曾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清代李绂认为“圣人之学在于躬行心得……学必躬行而后心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李绂继承并发展了王阳明的“知行说”
B.两人都无限夸大主观精神的作用
C.两者都是理学走向僵化的表现
D.反映了思想文化的“逃世”倾向
古代妇女称自己的丈夫为“相公”。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四:“前代拜相者必封公,故称之曰相公。”相为官,公为爵。显赫的权力与高贵的地位同时彰显。这从政治文明层面反映了
A.中国古代早期贵族政治的遗风
B.中国古代对封官晋爵理想生活的向往
C.中国古代相权的至高无上
D.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下表为清代安徽徽州等府的田赋征收统计表,这反映出当时
——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
A.货币地租和实物地租并存
B.安徽田赋征收的标准相对偏高
C.佃户的田赋负担有所减轻
D.征收的实物在数量上超过银两
康雍乾三朝平定西北等边疆叛乱后,不仅遵循汉族军礼,告成于太庙和祖陵,还立告成碑于太学之中,全国各地文庙纷纷仿效。到了乾隆年间,类似的造碑运动达到了高潮。这使得清代( )
A. 民间叛乱日趋沉寂 B. 文人竞相从军建功立业
C. 传统礼仪革故鼎新 D. 大一统意识进一步发展
清代农村家族经济在遗产继承中既存在保障嫡长子权益的“抽长制”,又有照顾丧失劳动能力者的“膳田”、“寡守田”等社会保障机制。这说明
A.遗产继承体现了和谐家族关系的宗旨
B.社会保障制度在清代已经发展趋于完善
C.宗法制度在清代农村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D.家族经济在代代继承下强固大土地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