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4年,面对当时盛行的个人与国家统一化的观念,陈独秀撰文指出“国家者,保障人...

1914年,面对当时盛行的个人与国家统一化的观念,陈独秀撰文指出“国家者,保障人民之权利,谋益人民之幸福也。不此之务,其国也存之无所荣,亡之无所惜”。这一材料表明陈独秀

A. 倾向于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

B. 反对专制道路维护共和政体

C. 对民族主义的观念有所反思

D. 以民主和科学进行启蒙宣传

 

C 【解析】 “国家者,保障人民之权利,谋益人民之幸福也。不此之务,其国也存之无所荣,亡之无所惜”的大意是:国家要保障人民的权利,计划增加人民的幸福的事。不致力于此,这个国家的存在就没有什么光荣可言,灭亡也是无所吝惜的。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体现的是陈独秀的国家统一观,是对民族主义观念的反思。故答案为C项。AB项,材料论述的是国家统一观,不是讨论陈独秀维护什么阶级的利益,也不是论述赞成哪种政体形式,排除;D项,根据材料中时间“1914年”可知,当时新文化运动尚未开始,而根据所学可知,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9年,胡适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这有助于

A.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B. 理性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C. 抵制尊孔复古逆流

D. 提升国人文化素养

 

查看答案

1861年冯桂芬在《校那庐抗议》中提出“君民不隔不如夷”之说,他提出的制儒官、复乡职、公选举以及复陈诗等论,都立足于“通上下之情起见”,体现了西方的公举和公论的某些色彩。该主张

A.属于资产阶级早期共和思想 B.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体用的落篱

C.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D.明确提出学习西方的议会政治

 

查看答案

面对千年变局,郑观应认为“泰西诸国富强之基,根于工艺,而工艺之学不能不赖于读书”,梁启超则倡导“必以广智为第一义”,严复也认为“尤以愈愚为最急”,肯定“民智者,富强之源”。这表明当时的知识界

A. 开始思考西方富强的本源

B. 探索社会变革的有效手段

C. 强调传统民本思想的作用

D. 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壮大

 

查看答案

洋务运动的代表李鸿章说:“我却未见圣人留下几件好算数器艺来,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另一位代表张之洞认为:“夫不可变者,伦纪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这说明洋务派

A.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

B.重视学习西方先进思想

C.自强求富的思想主张

D.内部仍存在较大的分歧

 

查看答案

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国家较为详尽之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认为中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是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以说明魏源

A.主张学习西方技术 B.思想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

C.固守华夏中心传统 D.借助传统儒学宣扬新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