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在《将封泰山断屠诏》中指出:“自古明王,仁及万物。……天下诸州,并令断屠,及渔猎采捕”。《全唐文》中也有《对射猿判》《对断屠判》《对仲夏百姓弋猎判》以及《对畋猎三品判》等案件的判决。这说明了唐代
A.官方禁绝渔猎活动
B.政府重视生态保护
C.佛教观念渗入司法
D.儒家仁爱主张普及
读图,对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 都象征君主权力的至高无上
B. 都是政府首脑的办公场所
C. 都彰显了君主的尊贵地位
D. 都是君主制消亡后的历史遗迹
《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金史》记载:“己卯,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上述材料说明
A. 弹劾是中国古代监察的一项重要权力
B.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
C.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
D. 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C.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D.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间,大力打击市场上的假冒伪劣行为,羊贩子吴狱氏再“不敢朝饮其羊”(早上卖羊前先让羊多喝水以增加重量)。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孔子依靠法制维护市场秩序 B.孔子关注民生,主张诚信
C.孔子反对商业欺诈 D.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程度高
卫生与健康关系百姓生活和社会稳定。
材料一 明代处于中国历史上第四个气候寒冷期,后期异常干旱。入境外国人士的增加,使我国从未有过的传染病也开始流行。1408至1644年间,各地发生的大瘟疫达26次之多。瘟疫等传染病的流行,促使瘟病学说得到发展。中医内科理论建立在《伤寒论》之上,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里记载了瘟病的传染性特征。宋元以来,医家从论症、治法方面对伤寒与瘟病加以区别。明清之际吴有性著《瘟疫论》,提出“戾气说”,认为瘟病是戾气所致,由口鼻传入,进而指出戾气有不同类型,并能产生不同疫病。经过清代名医叶桂、薛雪等人的努力,瘟病学说逐渐建立起体系。
材料二
时间 | 史事 |
1660年 | 用水冲刷的厕所由巴黎传入英国上层人士的家庭 |
18世纪末 | 英国上层开始注意个人卫生,这种习惯逐渐传至欧洲和北美 |
1842年 | 英国人查德威克发表调查报告,认为疾病同不卫生有密切的联系,提出建立干净的自来水系统,保证个人和公共用水卫生,建立地下排污系统,清扫街道等建议 |
1848年 | 英国颁布第一部公共卫生法 |
1855至1875年 | 伦敦建设下水道现代化工程并全部完工 |
19世纪中期 | 公共卫生运动在美、法、德等国获得支持,自来水和地下排污系统在欧洲各城市初步形成 |
1868年 | 巴斯德的细菌理论获得证实,促进了公共卫生运动的发展 |
材料三 1933年,毛泽东指出:“疾病是苏区中一大仇敌……发动广大群众的卫生运动,减少疾病以至消灭疾病,是每个乡苏维埃的责任”。1941年,陕甘宁边区成立防疫委员会,开展以灭蝇、灭鼠,防止鼠疫、霍乱为中心的军民卫生运动。1952年,毛泽东号召:“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各地掀起群众性卫生运动的高潮,并成立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1978年后,各项工作逐渐恢复。除了创建卫生城镇,1987年,中央爱卫会还倡议讲文明、讲卫生、讲道德,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2015年,习近平就“厕所革命”和文明旅游做出批示,要求推动我国旅游业迈上新台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瘟病学说的演变历程,并指出瘟病学说在明清时期形成体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卫生与健康成就取得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共重视群众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