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士人尊儒成风,高门世族累世经学,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该变化反映出
A. 门阀世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
B. 正统思想随王朝兴替而变化
C. 时代变迁影响价值观念选择
D. 佛道思想强烈冲击儒学地位
下面是西汉时期中央太学博士弟子人数的变化情况统计图。此图可用于研究汉代
A.郡国教育体系的建立
B.法家学派思想的消亡
C.汉赋文学兴起的背景
D.社会主流文化的转型
《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这反映了孔子
A. 秉笔直书的勇敢精神
B. 会通古今的历史视野
C. 经世致用的修史观念
D. 高尚的学术道德修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宣告成立,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其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
材料二 1670年,查理二世授予东印度公司自主占领地盘、铸造钱币、指挥要塞和军队、结盟和宣战、签订和平条约和在被占据地区就民事和刑事诉讼进行审判的权利。
材料三 175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率领3000名雇佣军,击溃2万骑兵、5万步兵组成的印度军队,开始了由一家公司征服一个古老帝国的血腥历史。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性质和英国当时的经济政策。
(2)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经营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影响。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我们这里弦绷得太紧了。把它绷得太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不从供求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的内在的错误……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表现对建筑材料等等的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
——摘编自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9月)
材料二如果撇开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抽象地来讲,我们当然可以用比较缓慢的速度进行工作。但是问题在于:第一,不能撇开内部和外部环境;第二,如果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那就不能不承认,正是这个环境促使我们迅速发展我国的工业……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的……假如我们的工业和技术像德国那样发达,假如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像德国那样大,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迫切了……假如我们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之一,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
——摘自斯大林《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党内的右倾》(1928年11月)
材料三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斯大林强调高速度发展工业的原因并说明斯大林与布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经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元太祖起自朔土,统有其众,部落野处,非有城郭之制……及取中原,太宗始立十路宣课司,选儒臣用之……世祖即位,立朝仪,造都邑,酌古今之道,定人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于是一代之制始备。
材料二 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
材料三 世祖即位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于是颁《农桑辑要》之书与民,俾民崇本抑末。
材料四 (耶律)楚材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命收太常礼乐生,乃召名儒梁陟、王万庆、赵著等,使直释九经,进讲东宫。又率大臣子孙,执经讲义,俾知圣人之道。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由是文治兴焉。
——以上材料均据《元史》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元朝“遵用汉法”的情况。
(2)从元朝推行“汉法”的情况可得出“汉法”的含义是什么?
(3)结合元朝的历史就材料二中的“其故何如”作答,并指出由此可得出什么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