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孙中山说:“十年来党务不能尽量发展,观之俄国,吾人殊有愧色!俄国革命六年,其成绩即如此伟大;吾国革命十二年,成绩无甚可述。故此后欲以党治国,应效法俄人。”这反映了孙中山
A.已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B.有意学习苏俄政治制度
C.希望与共产党建立合作 D.革命思想有了较大变化
“这场运动是为挽救民主共和制度而开展的启蒙,是为告别中世纪而进行的思想革命……任何国家要走出中世纪都必须经历这一场思想革命,重演西方的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这场运动”
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
1915~1918年间,《新青年》杂志中“革命”一词的出现频度为0.78%。1923~1926年间,《新青年》杂志共发表各类文章128篇,平均每篇出现“革命”一词多达25次以上。这主要反映了
A.救国主流思想的变化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新文化运动影响减弱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思想理论界出现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和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论战围绕“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历史上是否经过奴隶制社会、中国封建社会的性质及特征等问题进行。这一论战表明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B.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C.“双百”方针得到贯彻
D.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917年,陈独秀说:“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A. 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反思
B. 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
C. 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
D. 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近代在华西方传教士译介西学时,在译序或文前,常以较大的篇幅和尖锐犀利的语言指陈中国社会存在的重重危机和症结所在。该做法
A. 意在减少西学传播的阻力
B. 旨在增强国人民族危机感
C. 利于淡化中西文化的差异
D. 必然遭到国人的极力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