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注重环保立法,西周初期的《伐崇令》记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注重环保立法,西周初期的《伐崇令》记载:“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如不令者,死无赦。”,春秋时期齐国规定:“苟山之见荣者,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吕氏春秋》中提出了“四时之禁:山不敢伐材下木,泽不敢灰”。秦朝《田律》对动植物资源等保护对象以及违规处罚办法都做了具体规定。汉武帝时期大臣曾奏请制定关于水利灌溉的法律来规范的指引生产。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森林破坏严重,但是一旦停战便会植树。唐代凡是毁坏树木的都要以盗窃罪论处。宋代开封“宣和年间尽植莲荷,近岸植桃李梨杏,杂花相近,春夏之间望之如绣。”明清时期,一些地区宗族制定族规,进一步强化了环境保护措施。

——摘编自张涛《中国古代的环境思想与实践》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环保思想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环保思想实践的原因。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写成《寂静的春天》一书,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揭示于美国公众面前,引起美国朝野的震动,并推动全世界公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深切关注……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就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共商对策,探求协调今后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法,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里约峰会正式否定了工业革命以来的那种“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主张成为人们的共识。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后,各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的环境政策,和立法指导思想。在立法上引进了旨在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和以预防为主方针的各项法律制度。

——梅雪芹《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考察》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保护进程加快的有利因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今环境保护措施,对当今中国加强环保的启示

 

(1)特点:中国古代环境保护历史悠久;政府立法保护环境;内容多、范围广泛;借助宗法力量。 原因:维护国家统一及加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贯彻重农抑商政策;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不断巩固。 (2)有利因素:民众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共识;各国加强以“可持续发展、预防为主”为指导思想的环境立法;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环境和生态问题引起世界高度关注;经济全球化加速,国际间的协作加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被否定 (3)启示:运用法律、行政等综合手段;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中国古代注重环保立法,西周初期的《伐崇令》记载”可知,中国古代西周时期已经注重环境的保护,因此中国古代环境保护历史悠久;根据材料“西周初期的《伐崇令》”“春秋时期齐国规定”“秦朝《田律》”等信息可知,政府立法保护环境;根据材料“毋伐树木,毋动六畜”“动植物资源等保护对象以及违规处罚办法”等信息可知,中国古代各朝代对环境保护进行了具体的规定,且内容多、范围广泛;根据材料“一些地区宗族制定族规,进一步强化了环境保护措施”可知,借助宗法力量。原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秦、汉、唐等朝代对环境保护作了具体的规定,政治方面为达到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目的,是加强巩固统治的一种体现;经济方面为维护并推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要求的体现,也是政府贯彻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明清时期,一些地区宗族制定族规,进一步强化了环境保护措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的不断巩固。 (2)根据材料“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揭示于美国公众面前,引起美国朝野的震动,并推动全世界公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深切关注”等信息可知,民众环保意识日益增强;根据材料“探求协调今后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法,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主张成为人们的共识”等信息可知,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共识;根据材料“在立法上引进了旨在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和以预防为主方针的各项法律制度”可知,各国加强以“可持续发展、预防为主”为指导思想的环境立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各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环境和生态问题;20世纪中期,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污染严重不利于环境保护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被否定,并且各国之间合作与交流的加强为世界环境保护进程加快提供了有利因素。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今中外都通过立法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因此对当今环境保护的启示是应运用法律、行政等综合手段;随着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加强环境保护,应该减少甚至摒弃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发展模式;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职责,因此应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提高保护资源的意识,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3年,法国舆论研究所在国内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提出“依你之见,西欧联盟将是美苏间冲突的抑制因素,还是激化因素?”答案的构成为:41%说“抑制”,21%说“激化”。以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对欧共体的成立表示满意

B. 希望在美苏之间保持中立

C. 急于摆脱美国的政治控制

D. 看到西欧联合自强的价值

 

查看答案

李工真教授说:“德意志市民资产阶级中的自由主义者,大都最终放弃自由主义的优先权,转而拥护容克贵族集团建立和统治的德意志帝国。”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容克贵族资产阶级化迎合德国发展趋勢

B. 德国资本主义因起步晚而无力整合社会资源

C. 德国实现统一迅速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D. 工业革命推动德国近代宪政体制的确立

 

查看答案

城市的生活与农村不同,市民脱离了土地,逐渐形成了与传统的价值观念相抵触的心理状态。他们主张宗教宽容,因为不敢和异教徒接触,必然会失去可观的利润;重视理性,因为对行情、国情不作冷静、理智的分析就会遭受破产;崇拜财富,因为财富给他们带来了荣誉和地位。据材料可知

A.新航路开辟后理性主义占据主导地位

B.人文主义是对市民思想的提炼和升华

C.工业革命后社会拜金主义思潮的兴起

D.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启蒙运动的发展

 

查看答案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大部分条文,都是明确自由民在“私法”范围上平等,尤其是契约缔结及财产私有;同时少部分条文属于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公法”。近代法国拿破仑最引以为傲的,是其颁布并成为后世典范的“民法典”。这反映了

A.私权保护与契约构筑社会规范

B.西方法律轻视国家利益的保护

C.罗马法被延用并不断发展到近代

D.注重条文的大陆法系更具优越性

 

查看答案

以下两幅图反映当前某省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向和形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农村土地改革的市场化程度提高

B.坚持土地公有制是农村改革的前提

C.发展非农产业是农村致富的关键

D.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流转势在必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