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隋唐时期的官服中,开始出现一种圆领式...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隋唐时期的官服中,开始出现一种圆领式结构的官服——圆领袍。这种窄袖、舍身、长短过膝的圆领袍其实是一种胡服。考古研究初步判断,圆领袍的故乡很可能源自于西亚。我国已发现的这种圆领袍形象大约出现在东晋早期,地点在新疆的楼兰。……相比用汉以来.中国传统的交领式衣装和右衽式礼服,圆领式衣装具有保暖性更好、便于活动的实用功能,故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自西北地区迅速东传,成为北方地区带有明显异域风尚的重要服饰品种。后来,同为北周柱国之臣的杨坚、李渊在各自相继取得隋、唐政权后均做出了将本为胡服的圆领袍直接纳入朝廷礼服的规定。相较赵武灵王第一次引入胡服改革中发生的激烈斗争,这次引入胡服在历史文献中并没有明显争论的记载出现。

——摘编自赵连赏《浅谈历史上两次异域服饰引入对中国古代官服的影响》

材料二  17世纪中后期开始,由于战争和海外殖民的需要,使得英国的陆海军急剧扩张,军队、海员以及海外殖民定居者、海外殖民地奴隶等服装的订货需求大增。这种强大的市场需求使得服饰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量体裁衣的行会男成衣匠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于是一种新的供应体系出现,承包商接受订单,购买布料,依靠手工工场生产。

手工工场雇用大量涌入城市的女工,则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成衣业的发展促使英国服饰业在18世纪之后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服饰如长袍、夹克、马甲、外套、成套服装都实现了成衣制作。在18世纪的精英眼里,没有一个劳动群体比佣人在服饰上更奢侈。当时的小册子、戏剧、讽刺画经常将仆人的服饰作为攻击对象。总体上来看,到18世纪,不管是上流社会还是中下层大众,服饰质地都有很大的改善,特别是中下层大众的服饰质地从皮革、厚重羊毛织品向亚麻、棉麻混合物、纯棉织品发展。随着质地的改善,服饰颜色也变得更加艳丽多彩,同时服饰款式和样式也发生变化,服饰变得更加时尚,服饰上的饰品越来越多和繁杂。

——摘编自王洪斌《18世纪英国服饰消费与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圆领袍成为朝廷礼服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圆领袍普及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世纪英国成衣业崛起呈现出的显著特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8世纪英国服饰消费反映出的社会变迁。

 

 

(1)原因:儒家文化的包容性;圆领袍保暖性更好、便于活动;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推动;北方各族相似的地理环境;杨坚和李渊同为北周重臣;隋唐统治者极力提倡。 影响:增强了衣服的实用性;方便了民众的生活;丰富了古代服饰;成为古代服饰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标识;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思想解放;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2)特点:受强大的市场需求推动;近代手工工场批量生产;生产成本低;满足各阶层多样化消费需求;物美价廉,时尚多样。 (3)变迁:英国从农耕社会向商品社会转型;城乡经济发展;棉纺织业不断革新;机器生产兴起;中间阶层壮大并成为消费主力;服饰阶级属性趋于弱化;传统等级观念受到冲击;人们追求时尚,审美趣味剧烈变化。 【解析】 第(1)小问的第一问,材料“这种窄袖、舍身、长短过膝的圆领袍其实是一种胡服”“圆领袍的故乡很可能源自于西亚”可知,圆领袍普及是因为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推动;“圆领式衣装具有保暖性更好、便于活动的实用功能”可知圆领袍保暖性更好、便于活动;“同为北周柱国之臣的杨坚、李渊在各自相继取得隋、唐政权后均做出了将本为胡服的圆领袍直接纳入朝廷礼服的规定”可知杨坚和李渊同为北周重臣,同时隋唐统治者极力提倡等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问,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可知,圆领袍相比汉代以来的传统服饰相比不仅保暖而且便于活动,增强了衣服的实用性也方便了民众的生活;圆领袍是本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服饰,传入到中原后成为中原地区人民的服饰,这丰富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发展,也是中原服饰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标示;中原服饰吸收借鉴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等角度分析回答。     第(2)小问,根据材料“军队、海员以及海外殖民定居者、海外殖民地奴隶等服装的订货需求大增”可知受强大的市场需求推动;“承包商接受订单,购买布料,依靠手工工场生产”可知近代手工工场批量生产;“手工工场雇用大量涌入城市的女工,则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可知生产成本低;“主要服饰如长袍、夹克、马甲、外套、成套服装都实现了成衣制作”可知服饰样式多样化,满足各阶层多样化消费需求等角度结合材料回答。     第(3)小问,根据材料“传统的量体裁衣的行会男成衣匠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依靠手工工场生产”等信息可知英国这时期逐渐从英国从农耕社会向商品社会转型,城乡经济得到了发展,服饰行业的发展带动了棉纺织业不断革新;随着服饰行业的发展,出现了机器生产兴起;“特别是中下层大众的服饰质地从皮革、厚重羊毛织品向亚麻、棉麻混合物、纯棉织品发展”可知服饰阶级属性趋于弱化,传统等级观念受到冲击;“随着质地的改善,服饰颜色也变得更加艳丽多彩,同时服饰款式和样式也发生变化,服饰变得更加时尚,服饰上的饰品越来越多和繁杂。”可知这时期人们追求时尚,审美趣味剧烈变化等角度结合材料内容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刚传入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在一起说,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对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 B.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交流

C. 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仍然存在 D. 电视是影响极大的传播工具

 

查看答案

下表为(1500—1913世界部分国家人均GDP(国际元)统计表》。这反映出

①工业化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经济的推动尤为突出

③500年间世界经济地区不均衡加剧

④殖民地多少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意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英国学者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的本质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世俗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查看答案

富人抗议说,梭伦的措施就是赤裸裸的非法没收;激进分子则抱怨说,梭伦没有重新分配土地。但是人们都一致同意,梭伦的改革将雅典从革命中拯救了出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富人”指的是通过海外贸易获得财富的工商业奴隶主

B.梭伦用中庸之道的变法化解了暴力革命

C.梭伦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从此确立

D.土地问题是梭伦改革的核心问题

 

查看答案

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推动中国企业三次创业高潮出现的因素分别是

A. 建立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B.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D. 扩大企业自主权;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