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 本质是善 B. 本质为恶

C. 非善非恶 D. 本善习远

 

D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朱熹说的“存天理” 存的是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是人性中善的部分。朱熹说的“灭人欲”要灭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的恶,是人性中恶的部分。二程认为,气聚合为人,天理就形成了人的本性。由于气质之性阻碍了天理的正常发挥,以致出现了恶,这就是人欲。与人欲相对,天理是纯粹的善。他们认为,人的行为,不是遵照天理,就是随顺了人欲,同时人的道德理性决不是天生就有的,而主要是靠后天习得的,主要是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宋明理学家正是基于儒教“人性善”,即人生来本具有理学家认为的“美德”正是后天的利欲让人们迷失了方向,所以才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本善习远”的含义是:人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C选项“非善非恶”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朝时,有个官员告诉王阳明,说他忙于公务而无暇学习,王阳明则说,没有必要放弃公务,“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据此可知,王阳明主张

A. 格物致知

B. 日常生活即是修行

C. 正心诚意

D.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查看答案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A.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B.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C.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D.体现了儒家修齐治平的道德自觉

 

查看答案

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理学的积极作用是

A.有利于提升儒学地位 B.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C.有利于批评佛道学说 D.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

 

查看答案

自汉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丞相共21人22任,考其出身地域,齐、鲁、东海人多达11人。这反映汉代

A.选官制度注意地域平衡 B.山东是政治经济文化重心

C.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较大 D.察举制容易形成政治垄断

 

查看答案

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

A.“三纲五常”的学说 B.“天人感应”的学说

C.“大一统”政治主张 D.“君权神授”的学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