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东林党人顾宪成在无锡重修东林书院,撰写楹联“...

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东林党人顾宪成在无锡重修东林书院,撰写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并在此聚众讲学,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 江南商品经济和手工业更加发展

B. 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影响广泛

C. 王阳明心学空谈玄说进一步传播

D. 政府重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B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的发展表现。材料中的“事事关心”、“爱国”等处可以看出经世致用的思想,结合材料中“引起学者普遍响应”可以判断出,B项说法最合题意;材料中并不能看出江南经济和手工业发展的现象,故排除A项;C项说法正好与题意相反,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学者的学风造成的影响,而非官方的推动,故D项说法不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王夫之认为:“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尸,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下面对王夫之的这一思想主张认识正确的是

A.王夫之要求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

B.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C.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

D.反映了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的时代要求

 

查看答案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 本质是善 B. 本质为恶

C. 非善非恶 D. 本善习远

 

查看答案

明朝时,有个官员告诉王阳明,说他忙于公务而无暇学习,王阳明则说,没有必要放弃公务,“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据此可知,王阳明主张

A. 格物致知

B. 日常生活即是修行

C. 正心诚意

D.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查看答案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A.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B.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C.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D.体现了儒家修齐治平的道德自觉

 

查看答案

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理学的积极作用是

A.有利于提升儒学地位 B.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C.有利于批评佛道学说 D.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