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更趋实事求是的主要表现是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西汉末年,一些方士儒生宣扬“汉运将终,应更受命”。汉哀帝决定“再受命”改年号为“太初元将”,以应天命。这反映了
A. 方士儒生宣传理学
B. 道教神仙观念渗透
C. 君主专制遭到削弱
D. 儒学神学化的影啊
孟子说:“……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对孔子思想体系核心部分的继承与发展
②其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有进步意义
③客观地反映了战争频繁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
④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土地的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并存等问题。早在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就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此中“智慧”是指
A. “兼爱”和“尚贤
B. “仁”和“德治”
C. “克己复礼
D. “有教无类”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在欧洲方面,德意志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团之间,为了争夺对殖民地人民统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是迫在眉睫了。在战争中,为了欺骗人民,为了动员舆论,战争的双方都将不顾羞耻地宣称自己是正义的,而称对方是非正义的。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1939年9月)
材料二这一太平洋战争,是日本法西斯为了侵略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而发动的非正义的掠夺的战争,而在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起而抵抗的一方面,则是为了保卫独立自由与民主的正义的解放的战争……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地明朗化了。
——摘自《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1941年12月)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不同认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产生上述两种认识的国际背景。
材料 晚清至民国时期国人对中国文化与西学的态度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信息,围绕“传统文化与新文化”拟订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