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柏杨提出:“秦政府的组织精神,是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此“组织精神”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矛盾
B.保证了民主决策
C.改变不了皇帝专制状况
D.杜绝了官员腐败
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苏的墓葬中曾出土过一套编钟。编钟上的一段铭文记载:“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夙夷。”这反映了诸侯要对周王尽的义务是( )
A.朝觐述职 B.镇守疆土
C.出征作战 D.缴纳贡赋
中国古代是“家国同构”的社会,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父为“家君”,君为“国父”。由此可知
A. “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和扩张
B. 分封制是“家国同构”的制度根源
C. 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
D. 儒家思想根植于悠久的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 家族和睦
B. 等级秩序
C. 贵族世袭
D. 宗法观念
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 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
B.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D. 分封制隐含着使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夏商周三代,宗庙位于国都中心,据《礼记·曲礼》记载:“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牲口房和库房)为次,居室为后。”这说明三代
A.重视农业成为社会共识 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C.等级制度影响日常生活 D.祖先崇拜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