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学界部分专家认为,虽然海峡两岸此前都习惯称之为“八年抗战”,但从学术界根据史实的研究成果来看。“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更科学。从“八年抗战”到“十四年抗战”概念的转变具体反映出
A. 历史评价具有主观性
B. 历史史实的不确定性
C. 历史评价取决于时代的现实需要
D. 史学研究成果推动历史观念的转变
“这次会议,党的指导思想由教条主义占主导逐渐变为实事求是占主导,随着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实事求是观点一步一步地深入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心中。”这次会议”发生在
A. 国民革命时期 B. 红军长征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1927年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曾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这里“新的出路”主要是指( )
A.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和开展土地革命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实现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
D.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建军大业》是献礼建军90周年的历史影片,讲述了从1927年“四一二”政变到1928年4月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历史过程。以下场景应该出现在该影片中的是
A.国民党在黄埔创办军官学校
B.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
C.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D.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的实际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 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B. 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 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D. 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之于历史的意义,不在于破坏,不在于摧毁,而在于回归,在于重生;这生生不息的人性启蒙,这潜滋暗长的普世关照,是导引着中国社会走向和谐和繁荣的必由之路。在此作者强调的是
A.五四运动没有其现实意义
B.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作用
C.五四运动的爱国救亡意义
D.五四运动传播了民主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