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打一个生动的比喻,大意是中国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以后应该走什么道路?是走开明专制化道路呢,还是民主政治?这就好比我们中国现在造铁路,造好了就要用火车头,到底是用人家发明的原始的“粗恶的火轮车”,还是用“最新的火轮车”?
——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材料二 十月革命刚一爆发,许多报刊立即指出了它的“社会革命”的性质。认为其发动者“以工场劳动者为基础”“以激烈手段实行”……1919年初,社会上许多人对俄国革命仍然存在许多误解……到1920年,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俄国革命的看法已基本改观,许多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相信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可行的了。
——摘编自杨奎松《社会主义从改良到革命》
(1)指出材料一中“用‘最新的火轮车’”的含义。列举孙中山为此作出的努力。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中国人对俄国革命态度发生改变的关键因素。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简要说明“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可行的”。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②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干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诗歌①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最后又是怎样解决的?
(2)诗歌②中“黄洋界上炮声隆”开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3)导致诗歌③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的结果如何?
(4)诗歌④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什么?
中国古代十分重視人オ的选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举些孝子廉吏,但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之阻塞了,于是大家都争要为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
后来規定每郡满二十万户的口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試,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科举制历史沿革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逃拔官员;隋汤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増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
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試、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经殿试才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实行糊名制,采取“弥封”“卷录”,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
明朝沿業袭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剧变,封建科举制度已不应形勢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汉代时期选官制度的变化情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度的演变特征。
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国援助,但是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因此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全党对此应有充分的信心。”据此可知,当时的斗争形势是
A.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变 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蒋介石在台儿庄大捷后的电报中说:“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日本军人认为失败的原因是中国方面“集中国力”。由此说明
A. 全民族抗战是此次胜利之源
B. 国民党放弃了片面抗战军事路线
C. 日本惧怕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D. 国民党受到中共抗战政策的影响
2017年初,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学界部分专家认为,虽然海峡两岸此前都习惯称之为“八年抗战”,但从学术界根据史实的研究成果来看。“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更科学。从“八年抗战”到“十四年抗战”概念的转变具体反映出
A. 历史评价具有主观性
B. 历史史实的不确定性
C. 历史评价取决于时代的现实需要
D. 史学研究成果推动历史观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