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界一般认为,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三民主义这个纲领表明资产阶级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关注民生,并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但其“民生”、“民本”主张依然带有“空想”色彩。“空想”主要是因为
A. 基本上不变更土地所有性质
B. 根本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C. 注重政党建设忽视民生问题
D. 缺乏实现国富民强的具体举措
十月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介绍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寥寥无几。五四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 资本主义本质充分暴露
C.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D. 时局变动激发新的探索
1922年10月陈独秀发表文章批评议员林宗孟和学者胡适等到美国前公使芮恩施家中谈宪法,告诫他们“不要上美国帝国主义的当”,“不要于不知不觉中引导一部分人民或青年学子去亲美国帝国主义才好”。据此可见,与《新青年》的宗旨相比,此时的陈独秀
A. 成为了当时中国最主要的反美国代表
B. 成功的领导了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
C. 实现了从思想启蒙到政治斗争的转变
D. 成为了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袖
1898年孙宝碹写道:“澳洲土蜂无针。自窝蜂有针者入境,无针者不数年灭。余为之掩卷动色曰:诚如斯言,大地之上,我黄种及黑种、红种其危哉!”这表明他
A.反对种族歧视政策,主张种族平等
B.从生物学实例得出了不合理认识
C.接受进化论,认识到民族危机严重
D.认同革命思想反对盲从盲信现象
“机器可以富国,用机器开矿,矿可以发达,以之耕田,禾谷可以多出。无论何种工厂,造何种货物,不用机器必不能发达……所以机器可以灌溉文明,可以强国,我中国如不速起研究机器,我四万万同胞俱不能生存。”上述言论
A.诠释了洋务派中体西用主张
B.推动了我国工业合理布局的形成
C.反映了关注实业发展的思想
D.揭示了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根源
晚清思想家王韬认为,英国政治制度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有中国尧舜禹时代集体议事的遗风。这一认识
A.否定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B.启迪国人探索变革之路
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D.反映了民族危机空前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