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和“家训”,都是在长期的封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和“家训”,都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孕育、发展和形成的,不可避免地受到封建社会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尊卑观念的制约,受到维护封建“家庭”和“氏族”延续的思想的局限,受到封建“尊亲”、“忠君”和轻视妇女等观念的影响。汉代以后,特别是宋明以降,随着封建道德的日渐强化,“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愚忠愚孝”“三从四德”等教条,也贯穿于中国家训的各个方面。

——摘编自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

材料二  清代后期开始,家训开始走向衰落,不过在衰落的过程中也有几许亮光。譬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一批能够“睁眼看世界”的人,在对家人子弟的教育指导上,在传统家训中也掺进了一点点追求民主与自由的现代因素,但终究因时代所限没能形成大气候。现代以来,家族传统观念逐渐被看成是一种思想和道德桎梏,加上受西方思想和现代文化的冲击,家训文化的影响力已逐渐减弱。

——摘编自周舸《中国家训的历史血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家训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现代家训的走向及其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家训的现实意义。

 

 

(1)特点:长期孕育;等级尊卑观念强(或封建伦理纲常色彩浓厚;重视传统道德的传授等);受儒学熏陶。 (2)走向:渐趋衰落或影响力减弱。成因:带有封建因素的家训无法迎合中国近代化的需要;思想解放潮流的冲击;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西方民主思想冲击;近现代女权运动的影响;重大政治运动的影响。 (3)意义: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家族、民族凝聚力;利于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 【解析】 (1)从材料中“都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孕育、发展和形成的”可知其特点是长期孕育;从材料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封建社会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尊卑观念的制约”可知其特点是等级尊卑观念强(或封建伦理纲常色彩浓厚;重视传统道德的传授等);从材料中“受到维护封建‘家庭’和‘氏族’延续的思想的局限,受到封建‘尊亲’、‘忠君’和轻视妇女等观念的影响。……‘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可知其特点是受儒学熏陶。 (2)本问有2个小问。第一小问是走向,从材料中“清代后期开始,家训开始走向衰落,不过在衰落的过程中也有几许亮光。……家训文化的影响力已逐渐减弱。”可以得出其走向是渐趋衰落或影响力减弱。第二小问是成因,从材料中“在对家人子弟的教育指导上,在传统家训中也掺进了一点点追求民主与自由的现代因素”可以得出其成因是带有封建因素的家训无法迎合中国近代化的需要;从材料中“家族传统观念逐渐被看成是一种思想和道德桎梏,加上受西方思想和现代文化的冲击”可以得出其成因是西方民主思想冲击;结合所学高中历史知识补充,可以得出其成因如下:政治方面的成因是近现代女权运动的影响和重大政治运动的影响;经济方面的成因是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文化方面的成因是思想解放潮流的冲击; (3)“现实意义”一般指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或促进当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意义。紧扣“家训”可以得出其现实意义是增强家族、民族凝聚力;根据材料信息家训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并成为文化载体,可以得出其现实意义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结合常识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其现实意义是利于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为中央工作会议闭幕讲话所准备的手写提纲中提到“自主权与国家计划的矛盾,主要从价值法则,供求关系来调节”。这说明当时的邓小平

A. 努力向国人揭示市场经济的本质

B. 已开始酝酿市场经济的发展思路

C. 正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與论准备

D. 已完成发展市场经济的完整构想

 

查看答案

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中共八大党章中却删去了“毛泽东思想”的提法,只提“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中国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B.毛泽东权威下降

C.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已经转移

D.吸取苏联教训

 

查看答案

史学界一般认为,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三民主义这个纲领表明资产阶级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关注民生,并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但其“民生”、“民本”主张依然带有“空想”色彩。“空想”主要是因为

A. 基本上不变更土地所有性质

B. 根本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C. 注重政党建设忽视民生问题

D. 缺乏实现国富民强的具体举措

 

查看答案

十月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介绍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寥寥无几。五四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 资本主义本质充分暴露

C.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D. 时局变动激发新的探索

 

查看答案

1922年10月陈独秀发表文章批评议员林宗孟和学者胡适等到美国前公使芮恩施家中谈宪法,告诫他们“不要上美国帝国主义的当”,“不要于不知不觉中引导一部分人民或青年学子去亲美国帝国主义才好”。据此可见,与《新青年》的宗旨相比,此时的陈独秀

A. 成为了当时中国最主要的反美国代表

B. 成功的领导了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

C. 实现了从思想启蒙到政治斗争的转变

D. 成为了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