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清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道德化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 中刘备的“仁”,诸葛亮的“...

明清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道德化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 中刘备的“仁”,诸葛亮的“忠”和关羽的“义”,《水浒传》中武松等人的“忠”“义”。此类小说

A.缺乏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B.旨在宣扬宋明理学思想

C.折射了当时社会价值观 D.抑制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C 【解析】 一定时期的文学总是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价值观,出现大量的道德化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仁”、“忠”、“义”等社会价值观念,故C正确;材料不涉及反封建礼教的信息,排除A;明清小说里的“仁”、“忠”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理学思想不同,排除B;“仁”、“忠”等和民主思想无关联,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这一变化体现了

A. 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

B. 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

C. 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

D. 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

 

查看答案

在启蒙运动中,哲学家只占少数,但他们的思想和理论却在启蒙运动中起着主导作用,那些虽没有哲学著作的启蒙学者,也奉行着大体一致的哲学信仰。这主要是因为

A. 自然科学尚未完全成熟

B. 哲学家的成就最突出

C. 哲学革命是运动的目标

D. 批判宗教神学的需要

 

查看答案

近代学者辜鸿铭认为:宋代儒学是推崇真正的孔子学说的学派,“同欧洲相比,汉代儒学相当于古罗马的旧教,而宋代儒学则类似新教”,按照他的看法,宋代儒学同欧洲新教都

A. 否定真正权威

B. 注重回归古典

C. 顺应世俗要求

D. 精于哲学思辨

 

查看答案

明中叶以后,王守仁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这引发了士大夫对君主圣贤偶像的怀疑,此后有些士大夫们一反陈规旧说,指责《论语》、直斥六经,张扬个性。这

A.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

B.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C.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

D.是理学思想的创新

 

查看答案

董仲舒推崇《春秋》,认为一切从尊贵者开始,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以正四方”。朱熹首推《大学》,认同“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一变化反映出

A.天子从正心到修身的转变

B.庶民社会注重个人自身修养

C.儒家从天子之学转为庶人之学

D.君主集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