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就业结构(1820-199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就业结构(1820-1998)

 

 

 

荷兰(%)

英国(%)

美国(%)

1820年

农业

43

37

70

工业

26

33

15

服务业

31

30

15

1890年

农业

36

16

38

工业

32

43

24

服务业

32

41

38

1998年

农业

3

2

3

工业

22

26

23

服务业

75

72

74

 

 

——蒋昭侠《产业结构问题研究》

上表涵盖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提取其中一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评分说明: 一等:提取信息准确,能够准确充分地运用相关史实予以说明,逻辑严密,理由充分。 二等:提取信息准确,能够较为准确地运用相关史实予以说明,但史实不够全面,逻辑关系一般的。 三等:提取信息基本准确,但运用相关史实说明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 四等:提取信息不准确,不符合基本史实。 示例1:(以一国为例,三个时段纵向数据分析) 信息:英国农业就业人数呈下降趋势,工业、服务业就业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服务业。 说明:18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瓦特改进的“万能蒸汽机”使工厂突破了动力的限制在城市集中建立;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机器生产替代手工生产,英国工业飞速发展;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英国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新变化,工业和服务业得到发展。20世纪中期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英国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 示例2:(以两国为例,三个时段横向数据比较分析) 信息:在1820年和1890年两个时段,英国的工业、服务业就业比例高于美国,1998年,英美两国三大产业就业结构相当,服务业发展迅速。 说明:19世纪上半叶,英国即将完成工业革命,逐渐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美国刚独立不久,工业化进程缓慢。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英美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英美两国的工业、服务业都有所发展,但是英国凭借殖民优势仍保持了工业和服务业的高比例。 “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凭借其政治、经济和科技优势,确立了“二战”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工业、服务业就业比例大大提高。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英美两国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三产业就业比例急剧增加。 【解析】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也是未来几年非常盛行的一类题型,在做此题时关键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就业结构、产业结构这条主线进行相关信息的选取,可以选取同一个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的信息,也可以选取不同国家同一历史时段的信息,做此题时只需选择一个角度,但要做到史论结合、有理有据的论述才可以。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中国丝绸之路新航路

(1)根据材料一,概括“海上丝路”对古中国的价值所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与宋代“海上丝路”在开通背景上的相似之处及在历史影响上的不同。

 

查看答案

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这表明当时的美国

A.政府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入

B.开创了西方福利制度的先河

C.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

D.增加了国有经济的比重

 

查看答案

政府支出和人们对国家机构的健全重新有了信心,推动了缓慢的和部分的复原。到了1939年,国民收入比萧条深重时期增加了一倍,但仍然少于19296月。来自商业社会本身的抵制,在没能获得全面复原方面,可能起到了一定作用。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 )

A.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B.严重阻碍美国的社会再生产

C.无法彻底帮助美国恢复经济

D.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自我调节

 

查看答案

有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据此可以推断

A.胡佛政府政策证明凯恩斯主义不合时宜

B.胡佛政府政策改变了美国经济运营方式

C.胡佛政府政策为“新政”提供经验教训

D.胡佛政府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查看答案

1911年11月20日,天津《大公报》举行“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征文活动,在16篇获奖文章中,主张君主立宪的有11篇,主张民主立宪的有2篇,未表明态度的有3篇。这表明

A.多数民众仍然主张保留君主 B.民主观念并不为大众所接受

C.预备立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 D.《大公报》具有进步政治倾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