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佛教与道教都强调自己的师承与宗脉。韩愈则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孟的传递顺序,“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并宣称:“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也”。韩愈这样做的目的是
A.仿照佛道做法,追溯儒学源流
B.抬高孟子地位,宣扬格物穷理
C.顺应三教合一,汲取佛道精髓
D.建立儒学道统,树立自身权威
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称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
A.三教合一的趋势 B.社会经济的繁荣
C.天理人欲观对立 D.佛学诗词的兴盛
黄玉顺先生在《咏董仲舒》中写道:“天人合一见天志,天人感应威人主。抑人扬天似尚同,奉天法古可建功。”由此可见,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学说客观上的进步作用是
A. 有利于神话皇帝的权威
B. 有利于抑制君主的暴政
C. 有利于思想文化的专制
D. 有利于儒家文化的传播
胡宝国在《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中提到:“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文化上结束战国”指的是
A. 秦始皇“焚书坑儒”
B. 汉高祖崇信黄老学说
C. 汉武帝“独尊儒术”
D. 汉末儒释道三教并存
有学者借用数据库方法,统计了两汉时期反映社会观念的一些关键词在汉代代表性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取前七位,按从多到少顺序排列:西汉是“道”“义”“礼”“平”“利”“法”“孝”,东汉是“道”“平”“礼”“法”“义”“孝”“信”。这一现象说明两汉社会
A. 伦理道德是社会准则
B. 道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信仰
C. 礼法并用,教化为重
D. 公平观念导致功利思想消亡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