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

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下列观点中与上述思想最一致的是

A.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B. 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C. 兼相爱,交相利

D. 我无为,而民自化

 

A 【解析】 材料意思是: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行不忍人之政,即施行仁政,A简单明了地讲到要“行仁政”,故A正确;“用于古而不用于今”,表明主张改革的观念,是法家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B;C是墨家思想的核心,排除;“无为”是老子的思想,代表的是道家学派,也不符合题意,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应朝鲜国王请求,明朝皇帝多次颁赐书籍。除历书外,儒家经典、史地类和教化类书籍最多,如明成祖特赐《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等书。这种交往

A. 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

B. 巩固了中朝两国的平等外交关系

C. 体现了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态势

D. 标志朝鲜开始接受中国儒家文化

 

查看答案

佛教传入中国对儒学产生了巨大冲击,许多儒士激烈批判佛教,并支持政治上的灭佛运动,却没能阻断佛教的兴盛。到宋朝之后,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这是因为

A.儒学加强理论建设,适应时代要求

B.君主专制加强,儒学独尊地位巩固

C.商品经济发展,民众价值取向变化

D.佛教没有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创新

 

查看答案

“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在行政出现过失、国家遭受天灾等状况下,检讨自身过错时发出的诏书。在《二十五史》中,共有89位皇帝下过264份“罪己诏”。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①古代皇帝对自己要求严格

②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强化

③缓和社会矛盾以稳定统治

④体现天人感应的政治理念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唐朝把《孝经》作为学校的必修课。《唐律疏议》中涉及孝的有58条,约占全部条款的11%,从不孝罪的论定、定刑、惩罚措施以及为官的丁亲原则、家族中的尊卑等级等,皆有细致的规定。这充分表明唐朝时期

A.四书五经逐渐被冷落

B.传统孝道受到重视

C.儒家思想开始法制化

D.统治政策开明开放

 

查看答案

战国某思想家认为,如果人们依顺天生具有的“性、情”做事,追求利益、满足欲望的话,他们一定会做坏事、发生争夺,“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带来坏结果。为此,他最有可能主张

A. 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

B. 治理国家要清静无为

C. 用仁政恢复人的善性

D. 要同等爱护所有的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