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主张用“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取代“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和“山林文学”。陈独秀意在
A.进行思想启蒙 B.反对尊孔复古 C.批判专制皇权 D.抵制西方文化
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孙中山认为,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已经完成,“今共和初成,兴实业为救贫之药剂,为当今莫要之政策”。孙中山的这一认识
A.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国情 B.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
C.有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D.践行了解决民生主义的原则
郑观应指出:“苟欲安内攘外,君国子民持公法以永保太平之局,其必自设立议院始矣!”据此可知,郑观应
A.继承了康梁的维新思想 B.摆脱了中体西用思想的窠臼
C.维护了传统的意识形态 D.提供了反清革命的理论依据
1862年,曾国藩认为,“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有,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曾国藩的认识
A.找到了正确御敌方略 B.遏制了西方列强在华势力
C.冲击了天朝上国观念 D.扭转了对太平天国的战局
1672年,康熙帝诏谕全国,将清初规定的“新垦田皆以三年起科”,改为六年起科,后成为定制。康熙帝意在
A.强调重农意识 B.关心百姓疾苦 C.增加财政收入 D.确保地方稳定
唐宋时期,六部长官无权向皇帝直接奏事和发布皇帝命令,明代六部长官获得了直接上书皇帝并发布皇帝诏令的权力。这一变化表明明代
A.中枢决策发生异变 B.君权与相权矛盾不可调和
C.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D.六部长官的权力迅速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