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评论某一事件时说道/在庚子事变的枪炮沉寂以后,自胶州湾事件以来的瓜分狂潮也失去了其滔滔势头。这种转向是多种原因的结果,而列强之见及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正是主要原因之一。”此次“拳民运动”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台湾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政府向日本政府发出通知:“今日本国割占辽东,既有危害中国之首都(北京)之虞,也让朝鲜国之独立有名无实,有碍维持远东之和平,故今劝谕贵国确认放弃占领辽东半岛。”三国干涉还辽
A.反映了欧洲紧张的国际关系 B.使中国无偿地收回了辽东地区
C.目的是维护远东地区的和平 D.反映了列强在中国矛盾的激化
太平天国初期在手工业和商业政策上施行官营形式,采取“诸匠营”“百工衙”取消社会发展中的商品生产和流通,进行直接的生产和分配。这种生产和分配方式
A.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趋势 B.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否定
C.始终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D.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强烈渴望
太平军所到之处,即对农民广泛宣传太平军的宗旨,揭露清王朝的腐败与罪恶。为此曾大量印行宣传的通俗小册子诸如《太平诏书》《待百姓条例》等同时还注意随时随地对当地农民进行口头宣传,当时人称之为“讲道理”。据此可知,太平天国
A.注意提高农民素质 B.注意打破封建礼教
C.注重组织动员农民 D.重视基层政权建设
太平天国依靠当地农民,建立地方政权,实行乡官制度,组织乡兵,以至出现了“到处遍立乡官,是我民尽为贼(太平军)助”的现象由此可知乡官制度
A.使太平天国进入了军事上的全盛 B.有利于巩固太平天国的政权
C.开创了中国基层民主制度的先河 D.瓦解了清朝在地方上的统治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余粮、余钱缴国库”的办法,每家农副业收获,扣除口粮外,其余送缴“国库”,按制发给。这
A.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B.顺应了近代中国发展的潮流
C.不利于提高农民积极性 D.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思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