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这材料中所说的制度是指
A. 世卿世禄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唐代尚书省掌管之下的某部,一般设有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唐代尚书省掌管之下的这个“部”是
A.吏部
B.户部
C.礼部
D.工部
史载,太公五月而报政。周公曰:“何速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伯禽三年而报政。周公曰:“何迟也?”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而后除之。”伯禽“变其俗,革其礼”的封地是
A.鲁
B.燕
C.齐
D.宋
如图描绘的是我国古代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从坐而站到跪。这一变化反映了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集权不断削弱 B.皇权的不断强化
C.地方权力不断加强 D.相权的不断加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若干年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则为了弥补杜勒斯的无礼之举,在1972年他访问中国走下飞机舷梯时,主动向周恩来伸出手来……作为美国出席日内瓦会议代表团团长,他(杜勒斯)在制定与会方针的时候,特别强调要孤立和打击中国代表团,不许跟中国代表团人员接触,包括不许跟中国代表团人员握手.
——《杜勒斯拒绝跟周恩来握手:纯属虚构的故事》
材料二 欢迎中国代表团的场面,更令人难忘.57个国家的常驻代表轮番登台致辞欢迎,用了近6个小时.智利常驻代表先是引用……诗句描写昔日中国人民的苦难.接着又全文引用毛主席的诗词赞扬新中国站立起来的自豪之情.匈牙利代表团副团长、外交部副部长察托尔道伊·卡罗伊用中文致欢迎词,令全场为之动容.他说,2758号决议的通过“纠正了一个存在已久的严重的历史性的不公正”,“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伟大中国的前进”.话音一落,会场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恒久的记忆——记中国重返联合国》
材料三 对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72年尼克松主动向周恩来伸手的主要因素.
(2)材料三中特里尔的这段描述表明了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差别。因此在城市中心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与几省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城市中心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
材料二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要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是有根据地,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
材料三 中国的特点……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去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认为中国革命应走什么道路?为什么说这条道路在当时行不通?
(2)在材料二、三中毛泽东提出了怎样的新思想?这一理论包含哪三方面内容?试分析三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