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胡适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一个政治运动,...

胡适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一个政治运动,使得中国人的“文艺复兴”半途而废。对此解释最恰当的是五四运动

A. 唤醒了中国社会各阶层

B. 遭到了北洋军阀镇压

C. 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D. 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C 【解析】 A项,材料并未提及五四运动的“唤醒”作用。故A项错误。B项,材料并未提及北洋军阀的镇压。故B项错误。C项,材料中的“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正是指新文化运动,而五四运动的发生,使得新文化运动不再是一场纯粹的文化运动,而是转变成了一场政治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轨迹。故C项正确。D项,材料并未提及民主与科学精神。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康有为、粱启超、孙中山、章太炎等都大力鼓吹王阳明的心学,以激励更多的人投入时代变革的洪流之中.他们反复引述、极力推崇的王阳明的思想观点可能是

A.“知善知恶是良知”

B.“人皆可以为尧舜”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查看答案

    材料  申纪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建国初期,她挨家挨户动员妇女下地但效果欠佳,于是在村里改革工分制度,首倡男女同工同酬,被《人民日报》详细报道,这原则最终写入五四宪法。1971年被任命为县委副书记时,地坚辞不干;不得不去妇联工作时,提出了“不领工资、不转户口、不要住房、不定级别、不坐专车、不脱离农村”的要求。改革开放后,她根据西沟村的历史与现状,在“个人ロ粮田都放了”的同时,两万多亩山林仍属集体所有,并先后办起了铁合金厂、纪兰饮料公司等村办企业。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地始终代表基层农民说话,“贫困问题、三农问题、修路问题、土地问题等等,年年说”。作为全国劳模,她曾在各地巡回演讲数百场,她坚持“做不到还不如不说”,言行致、始终如一。

——摘编自畅引婷《共和国见证者的生命足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申纪兰对新中国建设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申纪兰等劳动模范体现的时代精神。答案

 

查看答案

    材料  1864年,沙俄设立地方自治局以管理地方性经济事务。财产资格和阶级出身的限制确保贵族在民选机构中占绝对优势,但农民和城镇市民亦是机构的基本成份构成。地方自治改革之初,初等教育经费由农村公社承担,教室简陋,教师大多由识字的农民或退役士兵担任。90年代,地方自治局开始提供大量低息贷款和无偿资助用于学校及配套设施如附属夜间收容所和图书馆的建设;越来越多地承担教师工资、购置学习用品和取暖、照明、修缮校舍、雇佣更夫等开支;设立学校管理局进行调查和教育统计工作促使更多的人获得初等教育。当然,地方自治局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土地税,导致与土地息息相关的农民对这些举措仍态度“冷漢”,令自治局人士大为光火。

——摘编自张广翔、李青《19-20世纪初俄国地方自治局兴学之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90年代沙俄初等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90年代沙俄初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谈者好以专制政体为中国政治诟病,不知中国自秦以来,立国规模,广土众民,乃非一姓一家之カ所能专制。入仕得官有一公开客观之标准,“王室”与政府逐步分高,“民众”与政府则逐步接近。吾人反治国史,见中国有君主,无立宪,以谓是必“君主专制”。何以必削足适履,谓人类历史演变,万逃不出西洋学者此等分类之外?然则中国社会,自秦以下,其进步何在?曰:亦在于经济地域之逐渐扩大,文化传播之逐次普及与夫政治机会之逐渐平等而已。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针对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提出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不能照抄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法国作家凡尔纳以空想的方式将当时的科技成果神奇化,大胆猜测、热情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并对种种社会弊端进行深刻揭露和辛辣讽刺,生前其作“光是无插图小型本便销售了约160万部”。七八十年代,明治文坛掀起“凡尔纳翻译热”,作品热度仅次于莎士比亚,成为中国作家“改译”的基础。1902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倡导“小说界革命”,创办《新小说》杂志,将《海底旅行》归类为“科学小说”进行连载,并亲译介绍西方少年探索冒险、同舟共济精神的《十五小豪杰》。同年4月,赴日留学的鲁迅订阅了该杂志,翌年秋译成《月界旅行》,讲述三名探险家乘坐空心炮弹飞往月球的故事。鲁迅译本重“科普”而轻“幻想”,“不适于我国人者”多有删节与调整;采用章回体,加入对偶的破题诗,但正文“掺用文言俗语”,随处可见“自由、人民、进步、法则、研究、发明”等新词汇。鲁迅认为:“(读者)必能于不知不觉间,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

——摘编自(日)山田敬三《鲁迅与儒勒·凡尔纳之间》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凡尔纳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中国作家译介凡尔纳作品的特点和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