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网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出
A.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
B.佛教影响范围扩大
C.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
D.儒学正统地位削弱
春秋时期的四民体系中,士阶层代表两层含义:一种是指贵族体系中最低一级,另一种是指贵族麾下的武士。在汉武帝后,“士”主要指代经过考试被选拔成官员的知识分子。“士”的概念在这一时期变化反映了
A. 汉朝贵族制度逐渐消失
B. 儒学成为国家正统思想
C. “重文轻武”成为传统
D.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下面是关于秦朝法律的历史记述
历史记述 | 出处 |
(陈涉等人)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服役)失期,法(指秦律)皆斩 | 《史记陈涉世家》 |
御中发征(役)乏弗行费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斥责六日到旬,费一盾;过旬,费一甲,水雨(不能动工),除兴(免除本次征发) | 1975年出土的云梦秦简中的《徭律》 |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秦律的规定只是故作仁慈,并不执行
B. 有关《秦律》的表述属实与否需补充史证
C. 《史记》中陈涉故意曲解《秦律》
D. 《史记》和《徭律》的相关记载完全错误
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约晋、楚两国在宋国都城商丘开会,调停两国间的战争,这次弭兵会盟由各国有势力的大夫参加。会议约定各国间停止战争,破坏协议者,各国共讨之。这一活动
A. 标志着分封制已经瓦解
B. 反映了士族阶层的崛起
C. 确立了宋国的霸主地位
D. 表明政治结构发生改变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经过不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据图,回答
(1)描述1934年至1936年革命根据地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6分)
(2)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概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8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历史是条长江大河,永远向前流动。在历史潮流里,转型期是个瓶颈,是个三峡。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经历两次大转型,从封建转变到帝制,从帝制转变到民治。“第一次大转型”自公元前4世纪中叶开始,前后"转"了二三百年之久才安定下来!政治社会的转型是一转百转的。自此这一模式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一成不变的延续了两千多年。到鸦片战争期间这一模式逐渐维持不下去了在西方文明的挑战下,我们传统制度被迫作有史以来“第二次政治社会制度的大转型”。
——摘编自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解读材料,选择其中一个转型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围绕观点,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