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63年,中国政府通过《人民日报》社论指出:“中国人民并不需要在香港、澳门问题...

1963年,中国政府通过《人民日报》社论指出:“中国人民并不需要在香港、澳门问题上显示武力……我们一贯主张,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经过谈判和平解决,在未解决以前维持现状。”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中国政府一贯反对武力解决港澳问题

B.“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逐步形成

C.“文革”时期中国在外交上仍有突破

D.中国政府务实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D 【解析】 根据“中国政府……一贯主张,(港澳问题)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经过谈判和平解决,在未解决以前维持现状”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中国政府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上的务实性,D项正确。在处理港澳台问题上,中国政府从未承诺放弃使用武力,A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文革”的时间段为“1966—1976年”,均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963年”,BC两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0年,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一文中认为,“西洋文化我们固然不能满意,但是东方文化我们更是领教了,他的效果人人都是知道的,我们但有一毫一忽羞恶心,也不至以此自夸。”该主张有助于

A.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

B.中国共产党日渐成熟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理性认识东西方文化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上海环球社印行的《图画日报》于20世纪初刊载的一则上海妇女骑行自行车郊游的图文报道。这一现象反映了

A.社会风气的变化 B.女性进入政治领域

C.自行车日渐普及 D.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查看答案

旅日学者宗泽亚在其《清日战争》一书中,撇开习见的对慈禧、李鸿章等人的历史偏见,凭着自己工科的背景,以及多年对双方尤其日方战争档案的检阅,更多以种种“技术细节”来梳理这场战争。这反映出《清日战争》一书

A.记载上的客观性 B.修撰上的政治性

C.评价上的创新性 D.解释上的独特性

 

查看答案

18世纪末,来华的英国使团成员斯当东在对北京街市的记载中说:“通州许多家庭的房子前面开设商店和作坊,后面住家,货品中有的是来白南方各省的茶叶、纺织品和瓷器,有的是来自鞑靼区的皮货,甚至还有少量的英国布匹。”该记载说明

A.传统自然经济顽强抵制外来商品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发达

C.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开始被打破 D.海禁和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查看答案

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火枪是南宋初年,陈规防守德安时使用的长竹竿火枪。该枪以竹为筒,内装火药,临阵点燃,喷射火焰,焚毁了金兵的攻城器械“天桥”。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B.用化学能发射火药

C.注重火药的实用性 D.进入到热兵器时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