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

《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制度的框架

B.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A 【解析】 材料中的始皇帝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表明其对中国历史的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百年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王朝。其所确立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以及实施的郡县制确定了后世两干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影响深远,故A项正确;秦统一后,郡县制得到全面推行,商鞅变法实行以军功制代替世卿世禄制,但这些只是秦始皇的部分事迹,故B、D项错误;分封子弟的制度在周朝已经确立,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商周政体中,当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求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这说明了

A. 商周沿用原始社会的制度

B. 商周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力

C. 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有制约作用

D. 商周政权由国人主导。

 

查看答案

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 “夫君者,民众父母也”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这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

A. 宗法血缘关系 B. 家国同构观念

C. 尊卑等级意识 D. 以民为本思想

 

查看答案

夏朝时候,由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这种家天下时代的开启,从政权更替的角度看是指

A.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

B.郡县制取代世官世禄制

C.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D.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聂士成(1836~1900年),字功亭,今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人,清朝将领。幼年父死家境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自小好行侠仗义,后于咸丰九年(1859年)投身军旅,开始了四十年戎马生涯。自踏进军营那天起,从军打仗就成了他一生相伴的职业:先是隨袁甲三攻打捻军,1862年改属淮军任把总,又参与了镇压太平军、捻军等活动,并因此升任总兵;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是他率军赴台支援作战、将敌军赶出了台湾;在几年后的甲午战争中,从朝鮮的牙山、咸欢到中国东北的摩天岭,他又在白山黑水之间同日本人打了整整半年多,使敌人头痛不已;再到1900年前后的镇压义和团和反抗八国联军入侵……无论是内战还是外战。中国19世纪中叶后的主要战争,几乎全有他的份儿,纵现其平生,大多冒矢石、历风雪,数度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实在称得上是一员少有的战将。

——摘自《死于保卫天津的晚清异类将军聂士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聂士成成为晚请时期少有的战将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聂士成的功过。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印度是不结盟运动创始国之一。而事实上,印度有过“结盟”经历,即1971年8月与苏联签订《印苏和平友好条约》。印度选择这时与苏联“结盟”。明显与其准备军事介入东巴危机动机有关。故此,印度国防部长贾格古凡·拉姆直言不讳地说:“印度能够解放孟加拉国及其人民,部分是由于签订印苏条约后产生的信心。”

通过一系列外交工作和军事干涉,印度成功肢解巴基斯坦,东巴独立成立孟加拉国,由此奠定现在南亚政治格局。东巴独立,巴基斯坦失去近55%人口和约16%的国土,国家被印度肢解的仇恨,深深记在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的脑海中。从此以后,巴政府集中精力管理西巴,并不惜一切努力发展核武器,以更好平衡来自印度的威胁。因为这次战争让巴基斯坦清楚认识到:关键时剂,只有巴基斯坦才能救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必须掌握致命式器才能避免被印度“吃掉”的风险。再者,失去东巴的巴基斯坦,有更多精力关注克什米尔问题,故持更加强硬的立场,从此,印巴克什来尔争端再无和平解决的希望,直至今天。

——据姚远梅《印巴矛盾及印度如何肢解巴基斯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印苏和平友好条约》签订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巴独立给南亚政治格局所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