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魏兴起于蒙古高原,初以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首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魏兴起于蒙古高原,初以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首都,为便于向南扩张而以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为南都,后遂迁都平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平城被称为北京。

——华林甫《中国地名史话》

材料二  迁居洛阳的鲜卑族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融合,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北魏迁都的过程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北魏迁都洛阳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表现。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1)过程:由盛乐迁至平城,再迁至洛阳。 特点:不断南迁。 原因:①北方保守势力强大,经济落后,外来威胁严重;②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③统治中原地区的需要。 (2)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 (3)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解析】 (1)根据“初以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首都,为便于向南扩张而以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为南都,后遂迁都平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平城被称为北京”可知过程是由盛乐迁至平城,再由平城迁至洛阳。特点可以看出是在不断南迁。原因结合所学可从保守势力强大、经济落后、外来威胁、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和统治中原地区的需要等方面进行总结。 (2)表现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 (3)根据“与被统治民族相融合”、“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等内容可从促进民族融合、为唐朝繁荣奠定基础的角度总结其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A. 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 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 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 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查看答案

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的真正目的是

A.借孔子之名宣传进化论思想 B.斥责孔孟之道的虚伪

C.强化封建教条的统治地位 D.提倡新学,系统阐发变法理论

 

查看答案

戊戌变法法令中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是

A.设京师大学堂

B.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

C.废八股

D.裁汰绿营

 

查看答案

明治天皇曾经下诏:“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 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 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C. 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D. 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查看答案

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

A.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

B.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