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规定:“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船、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外,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该政策
A. 大力支持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B. 促使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 使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D. 使民族工业迎来了进一步发展的春天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开始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机器,创办了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首先出现在 ( )
A.香港地区 B.沿海地区
C.北京地区 D.内陆地区
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指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时间 | 茶叶(担)年平均值 | 生丝(匹)年平均值 |
鸦片战争前 | 5000 | 5000 |
1845年 | 8010 | 13220 |
1851年 | 9919 | 23040 |
1853年 | 10122 | 62896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唐会要·卷八十六》记载:“唐景龙元年(707年)十一月敕:‘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这说明当时( )
A.市都集中于州县所在地 B.“草市”不是法定的正式之市
C.市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D.“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率天下……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
C.贵金属货币的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
D.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1656年,清政府颁布法令,严禁“商民船只私自下海”,规定“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并严惩一切“私下诸番互市者”。这一政策的最深远影响是
A.沉重打击了海外航运业的发展
B.使我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C.直接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D.导致沿海商民的经济收入锐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