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资本主义世界和第三世界1936—1971年分别占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比重情况如下表。该表反映出1936—1971年
项目 | 占世界工业生产比重 | 占世界贸易比重 | ||||||
1936—1938年 | 1963年 | 1971年 | 1938年 | 1948年 | 1963年 | 1971年 | ||
资本主义世界 | 全体 | 76% | 62% | 61% | 64% | 59% | 63% | 68% |
美国 | 32% | 32% | 33% | 10% | 16% | 11% | 13% | |
第三世界 | 5% | 9% | 13% | 35% | 36% | 25% | 22% |
A.布雷顿体系关贸总协定提升美国地位
B.资本主义世界内部差距渐趋缩小
C.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影响力逐步增强
D.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呈现变化态势
1956~1957年,美苏之间从直接对抗转变为对中东、非洲和亚非发展中国家施加影响的竞争。在美国看来,其争取对第三世界影响的努力受到了中国的阻碍。同时,美国认为中国在“觊觎”东南亚,是其在这一地区安全利益的最大隐患。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奉行的杜鲁门主义获得新运用
B.中国通过联合国大会支持发展中国家
C.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反对霸权主义
D.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卷入了美苏冷战
20世纪30年代,多数法国作家的小说不再是仅仅为了供读者得到某种消遣,而是力求表现人类在世界上的处境,以及在这种处境下应当采取的态度,“人类处境”小说应运而生。这类小说的出现反映出当时的法国
A.存在共和政体和君主政体的激烈之争
B.受到危机的冲击,战争威胁日益临近
C.面临接受美国援助和摆脱控制的选择
D.陷入法德和解与法德继续为敌的困境
有学者指出,苏联工业化期间,农民牺牲太多,建立起高度集中、一时也能行得通的模式,这实际上是“军事(战时)共产主义模式的再版”。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推行余粮收集制增强实力 B.未能使苏联建成社会主义
C.依靠中央计划的手段推行 D.始于应对战争的关键时期
学者丁建弘指出,德意志帝国初期的宰相主要职责大多数不是作为帝国首席大臣而是作为普鲁士首相来履职的。1872年,帝国首相俾斯麦试图将普鲁士首相一职交给罗恩,但很快发现这是不明智的。德国宰相的这一特点
A.植根于帝国政治的特殊性 B.缘于落后的工业生产实力
C.反映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体现出浓厚军国主义色彩
18世纪中期的《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工艺详解辞典》共35卷,撰稿者多为具有真知灼见的文化精英,提倡以进步去战胜谬误和偏见,代表着当时最高学术水平。这表明,《百科全书》的编撰有利于
A.科学摆脱宗教神学束缚而独立 B.完成自然界认识首次理论综合
C.弘扬科学和理性推动思想解放 D.传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