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对研究...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对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关问题。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

答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

生民之本,要当稼稽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树圈之所生。复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

仁者,不杀之禁也;义者,不盗之禁也;礼者,不邪之禁也;智者,不酒之禁也;信者,不妄之禁也。士大夫之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

请通过对上述材料的筛选,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中任选一角度阐释《颜氏家训》的史料价值。(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举例1:《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经济史研究资料。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颜氏家训》规定:“生民之本,要当稼稽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树圈之所生。”从中可以透析当时的家庭收入来源和当时的生产组织形式,进而透视整个社会的生产结构和生活方式。这是一幅典型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式风光。 答案举例2:《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教育的研究资料。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对封建纲常礼教的极力倡导,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强大精神支柱。 家是微缩的社会,《颜氏家训》强调人伦道德教育,承袭了儒家孝悌仁义的传统思想。 将夫妇、父子、兄弟三亲当作人伦之重,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作为治家的基本法则,体现了儒家伦理纲常在家族中的实施。《颜氏家训》以《礼》、《论语》等儒家经典作为家庭教育的教材,这是儒家文化不断向下层社会普及与渗透的结果。 【解析】 试题从政治史角度结合对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研究提出史料价值即可,根据材料中“答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所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特色,将其作为史料即可;从经济史角度结合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研究提出史料价值即可,根据材料中“生民之本,要当稼稽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树圈之所生”所体现出的小农经济特色,将其作为史料即可;从思想文化角度结合从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研究提出史料价值即可,根据材料中“家是微缩的社会,《颜氏家训》强调人伦道德教育,承袭了儒家孝悌仁义的传统思想”所体现的儒家思想文化特色,将其作为史料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井田制、投田制、均田制到两税法,这就是古代中国的四种税制。皇帝根据亲巯远近来决定其分配土地的多少以及税收负担的多少,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大地主和贵族要么拥有免税权,要么与官府句结,逃迎税收.最大的地主——皇帝却完全不用纳税收。皇室拥有自己的土地,但是皇家的私库与国库之间却并非究全封闭,皇帝经常会仲手进入国库花费财政税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列举了从唐朝租庸调到明朝一条粮法的并税式改革的“积累莫返之害”,提出了并税式改革导致税上加税、愈演愈烈的著名命题,即历史上各种名目的税赋经并税式改革得以整编简化,但随后这些名目多的税种又重新出现,以致赋税持续攀升。从唐中后期“两税法”到雍正年间的“掉丁入亩”,其实质是一脉相承的,其最大的进步意义在于把人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去从事商业。

——据《从宪制看中国古代税制改革及共启示》

材料二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财税体系趋于崩溃。清政府对民族工商业征收的各种报效、租课、津贴和杂捐不仅繁难苛重,而且缺乏透明和公平,厘金、盐税和关税被时人称为大“暗税”,19世纪80年代,李鸿章就曾倡议仿行印花税。1909年,日本小林丑三郎所著《比较财政学》中文版面世,与此同时,《中报》、《东方杂志》等媒体也刊登了系列介绍税收知识的文章。辛亥革命前夕,清政府推行的财政举措,是继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之后又一重大体制改革,旨在根据中央与地方的事权配备相应的财权,以达到现代国家责、权、利相统一的治理目标,因而实行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清政府推行分税制的改革目标并未实现,却有利于规范和统一税收制度,清末税制改革遭遇重重阻力,许多新的税制在筹议、设计、立法甚至推行中纷纷流产,由于统治者尝试改革的出发点与民众期望相去甚远,彼此狐疑,导致方案冲突和搁浅。

——据《辛亥革命前后税制改革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税制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税制改革的背景。

(3)综上所述,谈谈中国历史上税制演变的当代启示。

 

 

查看答案

胡适的《差不多先生》最显著的特点是深入浅出,全篇不仅语言朴实无华,甚至连讲述的几件事也普通之至,例如买糖、念书、记账、搭车、治病之类。据此可知《差不多先生》属于

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解决经济大危机:过剩与秩序,过剩与价格,信用与保障,温饱、就业与保障。这四个方面所解决的问题对应最恰当的是

A. 农业危机工业危机金融危机民生危机

B. 民生危机农业危机金融危机工业危机

C. 工业危机农业危机金融危机民生危机

D. 农业危机金融危机民生危机工业危机

 

查看答案

郭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的表现有

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破坏了东方传统经济结构

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了东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民主思想的传播,冲突了东方传统思想观念

东方物产的引进,丰富了欧美居民的日常生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流行词汇是比文献更响亮的证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时期

流行词汇

15、16世纪

新航路、新教

17、18世纪

革命、殖民扩张

19世纪中期

 

 

 

表是世界近代史上不同时期的部分流行词汇:其中,19世纪中期的流行词汇是

A.工业家、社会主义

B.理性、危机

C.进化论、浪漫主义

D.垄断、罢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