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说“黄宗羲……在过去二百年间,大家熟视无睹”,但近代以后,却被誉为“中国的卢梭”,是“过去民主思想的伟大代表”。导致黄宗羲思想不同境遇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他的思想主张脱离时代要求
B. 近代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潮流
C. 反君主政体成为国人的共识
D. 救亡图存成为近代思想主题
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D.进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史学家陈旭麓说:“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意在说明
A.只有“中体西用”,才能解决内忧外患
B.“中体西用”可以为西学的传入创造条件
C.“中体西用”消除了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分歧
D.国人已经普遍地接受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齐如山回忆录》中载,“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招学生太费事,于是由八旗官学中挑选,虽然是奉官调学生,但有人情可托的学生谁也不会去,所挑选者,大多数都是没有人情,或笨而不用功的学生。……这些学生入同文馆之后,……许多人便同他们断绝了亲戚关系。”材料说明京师同文馆招生困难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观念的落后 B.顽固势力的反对
C.洋文学科的增设 D.大家子弟的谨慎
明末清初,中国文化第一次遇到一种高势能的异质文化的挑战,这就是传教士输入的西学。此时的“西学”,主要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
B.资本主义代议制文献
C.启蒙运动中的主权在民思想
D.欧洲古典主义音乐
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
C.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技术
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