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后,尤其是1895年甲午战争后,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并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发展和高涨。中华民国的成立,尤其是“五族共和”“五族平等”主张的提出并成为基本国策,对“中华民族”观念的确立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中华民族”观念的最终确立或形成是在五四运动前后。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受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十月革命及列宁的民族自决理论的影响。五四时期著名的反帝文告中,我们只能较多地见到一些国家意识较强的词汇……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一般国人更明确地感受到了来自帝国主义压迫的共同民族命运,找到了各民族共同的敌人——帝国主义,反对帝国主义任务的明确提出和认定,对中国境内各民族的融合统一,对中国人整体的民族认同,发挥了积极推进功能。
——摘编自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 西方民族主义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两种主权即民族主权和人民主权的互动过程。民族主义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但作为一种催发民族国家诞生的政治力量,民族主义却是近代的产物。这里尤其要提的是法国大革命。在法国大革命之前,就存在民族问题,但法国革命把一种全新的因素引入民族问题,从而使各种民族因素得以重新解构、分配、组合,构建成一种全新的主义,这一新因素就是民主因素。在民主因素成为民族主义的一大要素之后,民族主义就不再像以前那样是少数政治精英的专利了,而成为千千万万普通人民的事。从此,民族主义与人民主权不再分离。
——摘编自《近代民族主义形成与发展的中西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推动“中国人整体的民族认同”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和近代西方国家民族意识形成方式的主要区别。
英国著名评论家柯林·威尔逊说过:“存在主义的中心问题可以由一句话来概括:人的地位。(但是)人是神还是虫?现代文学采取第二种观点,倾向于强调人的毫无价值。”这表明现代主义文学
A.渲染变态、迷惘、虚无等精神创伤
B.违反文学创作原则和写作手法
C.采用抽象、夸张、变形的表现方法
D.揭露丑恶现实并憧憬美好未来
二战后有西方学者认为,发达的工业社会会让人们满足于眼前的物质享受,工人和老板可以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漫游同样的风景胜地,技术的进步控制了人们的身心,人们不再具有否定、批判和超越的向度,成为单向度的人。此观点重在强调
A.物质享受降低人的工作积极性
B.福利政策有利于缓和劳资矛盾
C.国家应减少对社会经济的干预
D.技术发展可能会导致人的异化
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消息传开,当时担任美国参议员的林登·约翰逊称这是“第二次珍珠港事件”。美国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苏联的领先,主要是理科教育的成功,因此认为美国的教育必须改革并提高难度。这说明
A.苏联国家体制适应时代发展 B.改革使苏联经济追赶上美国
C.国家利益之争影响科技发展 D.理工科水平决定国际影响力
启蒙运动中,孟德斯鸠列举被告的种种权利,卢梭为儿童的权利辩护,伏尔泰为司法不公的受害者平反昭雪,康德分析世界和平的前提条件。由此可见,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A.批判专制统治
B.倡导人性解放
C.捍卫人道精神
D.追求民主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