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沿袭明制设...

    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各关税吏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1)材料一反映了明清时期的什么政策?这种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拔款给贫困者以社会违法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的社会冲突。――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等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国家如何确立福利制度?这种制度有何作用?

材料三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3)依据材料三归纳出苏联在发展国民经济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原因和最终导致的社会后果。

材料四1980年邓小平指出:“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着重点撞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1990年又指出:“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4)指出材料四中所说的“几次波折”中最严重的一次。结合说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发展”在国计民生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说明其原因。

(5)综上,谈谈古今中外在民生问题上的经验教训。

 

(1)政策:抑商政策。影响:遏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 (2)通过立法形式(通过社会保障和保险制度、政策等)。 缩小贫富差距,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3)问题: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结果:(斯大林模式)社会矛盾尖锐,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4)“文化大革命”。 成就: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 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注重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不注重民生,必然会影响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解析】 本题考查各国不同的经济政策以及对民生带来的影响,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归纳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根据材料中的“各关税吏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可知明清时期实行抑商政策。这种政策的影响应当联系教材所学,从对商品经济以及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来说明。 (2)西方国家如何确立福利制度,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等信息概括得出。这种制度的作用应当联系教材所学来回答。 (3)苏联在发展国民经济上存在的问题,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等信息归纳得出。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和最终导致的社会后果,应当联系所学,从苏联的体制和苏联的解体来说明。 (4)材料四中所说的“几次波折”中最严重的一次,根据教材所学,应当是指“文化大革命”。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发展”在国计民生方面取得的成就,应当联系所学,从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方面来说明。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的影响来说明。 (5)古今中外在民生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应当概括提炼材料信息,再联系所学,从注重民生的重要性来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朝中后期,在福建龙溪、南靖、长泰、云霄、漳浦、平和等县,佃户向地主交纳“粪土银若干,名曰‘佃头银’”,从而获得长期佃种的权力,使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这种现象

A.标志着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改变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体现了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D.说明“重本”政策出现松动

 

查看答案

商鞅变法中规定:“盗马者死,盗牛者加”;汉初政府曾下令禁止宰杀耕牛,规定杀牛、盗牛者受重刑。保护耕畜的法令,一直为历代所沿用。这说明:

A.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B.牛耕广泛推广

C.牲畜比较缺乏

D.精耕细作得到推广

 

查看答案

《旧五代史·食货志》有诏令言明:“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铜镜只能在东京铸造和销售

B. 铜镜收入成为政府主要财源

C. 商品交易不受官府直接监管

D. 官营产品可以流向民间市场

 

查看答案

汉文帝曾下令:“开关梁,驰山泽之禁”,之后汉代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

A.汉代实行盐铁官营与民争利政策

B.汉代重视商业并保护商人的利益

C.商人“子孙不得仕宦为吏”现状得以改变

D.封建社会的某些时期抑商和惠商政策并存

 

查看答案

以下为商代出的青铜器

上图所包含的信息有

①商代青钢铸造业发达

②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③人类进入金石并用时代

④青铜农具广泛应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