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材料二  罗马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的指控。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古代中国和西方世界在“选举”上的根本差别,以及对“民主”一词赋予的不同含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其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和原则?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所蕴含的法律精神,并指出罗马法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1)根本差别:中国的选举是选拔官员的制度,选举的范围基本限于统治集团内部;西方的选举是公民为自己选择一个领导集团,以人人平等、民主、自由为基础。 不同含义:古代中国的民主是指为民做主、有德行的君主;古代西方的民主是人民主权。 (2)陪审制度;律师制度;“不告不理”审判原则。 (3)精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生来是自由的。 影响:欧洲历史上第一部完备的法典;对欧美国家的立法、司法产生了影响;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对亚洲的日本、中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解析】 (1)差别: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的选举是选拔官员的制度,选举的范围基本限于统治集团内部;西方的选举是公民为自己选择一个领导集团,以人人平等、民主、自由为基础。含义:根据材料一中“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的民主是指为民做主、有德行的君主;古代西方的民主是人民主权。 (2)制度、原则:根据材料二中“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的指控”,“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不告不理”审判原则等。 (3)精神: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所蕴含的主要法律精神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生来是自由的等。影响:根据所学知识,从地位、对欧美立法和整个人类(包括亚洲的中国和日本)历史发展进程等方面,分析罗马法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各关税吏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1)材料一反映了明清时期的什么政策?这种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拔款给贫困者以社会违法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的社会冲突。――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等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国家如何确立福利制度?这种制度有何作用?

材料三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3)依据材料三归纳出苏联在发展国民经济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原因和最终导致的社会后果。

材料四1980年邓小平指出:“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着重点撞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1990年又指出:“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4)指出材料四中所说的“几次波折”中最严重的一次。结合说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发展”在国计民生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说明其原因。

(5)综上,谈谈古今中外在民生问题上的经验教训。

 

查看答案

明朝中后期,在福建龙溪、南靖、长泰、云霄、漳浦、平和等县,佃户向地主交纳“粪土银若干,名曰‘佃头银’”,从而获得长期佃种的权力,使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这种现象

A.标志着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改变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体现了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D.说明“重本”政策出现松动

 

查看答案

商鞅变法中规定:“盗马者死,盗牛者加”;汉初政府曾下令禁止宰杀耕牛,规定杀牛、盗牛者受重刑。保护耕畜的法令,一直为历代所沿用。这说明:

A.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B.牛耕广泛推广

C.牲畜比较缺乏

D.精耕细作得到推广

 

查看答案

《旧五代史·食货志》有诏令言明:“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铜镜只能在东京铸造和销售

B. 铜镜收入成为政府主要财源

C. 商品交易不受官府直接监管

D. 官营产品可以流向民间市场

 

查看答案

汉文帝曾下令:“开关梁,驰山泽之禁”,之后汉代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

A.汉代实行盐铁官营与民争利政策

B.汉代重视商业并保护商人的利益

C.商人“子孙不得仕宦为吏”现状得以改变

D.封建社会的某些时期抑商和惠商政策并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